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汗洒绿茵,心育栋梁:一位高中体育教师教育初心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

陈阳

攀枝花市第七高级中学校

引言

教育是国之大计,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核心力量。在高中教育阶段,体育教育不仅关乎学生的身体健康,更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人格塑造和综合素质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新时代的高中体育教师,我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将教育初心融入每一堂课、每一次示范与引导之中。在这片绿茵场上,我不仅挥洒汗水传授运动技能,更用心用情培育品德优良、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时代新人,助力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勇毅前行。

一、教育初心的内涵

(一)对体育教育价值的深刻认识

体育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在体育课上进行简单的运动锻炼,更是一种全面育人的手段。从身体素质方面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适当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免疫力,为应对繁重的学业提供身体保障。例如,我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学生,在高一入学时身体较为虚弱,经常生病请假,影响了学习进度。在了解到他的情况后,我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体育锻炼计划,从慢跑、简单的力量训练开始逐步提高他的身体素质。经过一学年的坚持锻炼,他生病的次数明显减少,学习精力也更加充沛。

(二)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责任担当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我深知自己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篮球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篮球比赛。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如何与队友配合,如何在面对对手的强大压力下保持冷静并积极应对。曾经有一个团队在比赛初期连连失利,但他们没有放弃,通过总结经验、调整战术,最终实现了逆转。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到了体育竞赛的魅力,更让他们在挫折中成长,懂得了坚持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二、坚守初心的教育实践

(一)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

每个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天赋和兴趣都有所不同。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体育课堂上有所收获,我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擅长田径项目的学生,我为他们提供更专业的训练指导,鼓励他们参加学校和校外的田径比赛;对于对体操感兴趣的学生,我会组织专门的体操训练小组,挖掘他们在这方面的潜力。有一位女生对艺术体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由于缺乏自信,一直不敢展示自己。我发现她的柔韧性和节奏感都很不错,于是在课堂上经常鼓励她,并给予她单独的指导。在一次学校的文艺汇演中,她勇敢地报名参加了艺术体操表演,并且表现得非常出色,这不仅让她自己获得了自信,也激励了其他同学勇敢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二)寓教于乐,创新教学方式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尝试在教学中融入更多有趣的元素。例如,在教授足球课程时,我将足球技巧训练与游戏相结合,设置了“足球接力赛”“带球过障碍射门”等游戏环节。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足球技巧,同时也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对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们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也大大提高。

三、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

(一)额外训练,助力体育生高考

每年都有部分学生选择体育作为高考的方向。为了帮助这些学生在体育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我牺牲了自己大量的休息时间为他们进行额外的训练辅导。有一年,有一位体育生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期,他的跳远成绩一直无法提高,这让他感到非常沮丧。看到他的情况,我主动增加了与他的训练时间,仔细分析他的技术动作,发现他起跳时的发力点存在问题。于是,我通过反复示范和针对性训练,帮助他纠正了错误动作。在临近高考的几个月里,我几乎每天都陪着他进行训练,最终他在体育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理想的大学录取。

(二)关心特殊学生,传递温暖与爱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关注那些身体有特殊情况或者心理上有困扰的学生。有一位学生因为腿部受伤,需要长时间拄拐行动,这使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自卑情绪,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我主动与他沟通交流,为他设计了一些适合他的康复性体育活动,如上肢力量训练、坐姿腿部柔韧性训练等。我还鼓励其他同学在课堂上给予他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慢慢地,他的心态发生了转变,开始积极参与到体育课堂中来,身体也逐渐康复。

四、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初心的传承与发展

(一)适应新时代教育理念

新时代的教育强调素质教育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我积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例如,在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时,我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而是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团队协作能力、进步幅度等多方面因素。这种评价方式更全面地反映了学生的体育素养,也符合新时代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为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我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学生展示一些精彩的体育赛事、运动技巧讲解视频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我还使用运动监测设备,如心率监测仪、运动手环等,对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运动状态进行实时监测,根据监测数据调整教学内容和强度,确保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结论

作为一名高中体育教师,我的教育初心始终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坚强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通过坚守初心、无私奉献,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用心培育着每一位学生。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将继续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教育初心,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发展,为教育事业奋斗终身,为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史红亮 , 韩金妍 , 孙晓光 , 等 . 以核心素养为引领聚焦高中体育与健康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24 年云南省昆明市高中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诊断与风采展示活动”综述[J]. 中国学校体育,2024,43(09):61-63.

[2] 罗朋 .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方法研究[J]. 体育风尚 ,2024,(08):86-88.

[3] 黄江尉 .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究 [J]. 体育视野 ,2024,(15):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