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双减”政策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作者

柯美珍

龙海区程溪中学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和“双减”政策的共同发展,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体会到“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并尝试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积极对话、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认真思考的契机。本文从化学学科的角度出发,结合以往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设计的具体策略,希望可以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完成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化和运用。

关键词:高中教育;化学课程;双减政策;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自新高考政策落实以后,高中阶段的教学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从整体的角度来看,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等方面的变化并不大,但是从具体的角度来看,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等方面却有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在“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的大背景下,完成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当前教学工作的一项主要任务。因此,作为老师,应当结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脱离实际以及课堂互动氛围较差等问题,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及丰富的教学资源来统筹、协调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此来推动高中化学的科学转型。

一、调整课堂结构,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多以老师为主体,由老师设计统一的教学目标以及布置同样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本上的化学知识,但却不利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就有所降低。对此,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特点调整课堂结构,基于分层理念以及生本理念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以此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在讨论和思考中掌握化学知识并了解其应用途径。

比如,在教学“铁及其化合物”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构建互动型学习课堂。首先,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和铁(或者铁的化合物)相关的新闻视频片段,例如某营销号(或其他新闻媒体)播放的多种食物添加还原铁粉引起群众质疑的新闻事件,并为学生展示几款相关的食品,让学生根据已学的知识设计实验判断该食品中是否真的添加了还原铁粉。在这一环节,老师还要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同学们,你们有关注过类似的新闻吗?在某些食品中加入还原铁粉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那它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检测其是否真的添加了呢?”这些问题虽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却可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去思考,并引导学生从实验的角度去讨论;然后,对于学生的猜测或者说对于学生提出的方法和观点,老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个人数均等的小组,并让他们在各自的组内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考虑到这一环节需要用到一些实验器材和化学物品,老师可以将学生带领到化学实验室开展教学,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更好的解决以上问题,又可以让学生明白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等特点;最后,老师再结合教学大纲以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引导学生从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两个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同时掌握Fe2+和Fe3+的化学性质并深入了解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途径和应用方式。

二、设计分层作业,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

作业是课堂的延伸,是帮助学生内化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对于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业压力大等问题,老师要在减少作业数量的基础上优化作业设计并布置分层化的作业,以此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这一课后,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老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首先,A类型的作业以基础巩固为主,需要全体学生完成,例如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和练习题,并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从材料中找到对应的答案,以此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化石燃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然后,B类型的作业以综合探究为主,需要学生结合自身学习能力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完成,例如让学生以调查探究的方式到冶炼厂统计数据,或者向相关工作人员询问一些和化学相关的的金属冶炼方法,包括其效率以及实用性等等。最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结合总结的数据和信息探究化石燃料的高效利用方式以及提高金属冶炼效率的方法,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的大背景下,学生的作业压力有了明显的降低,但为了学生的持续性进步和发展,老师要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优化,充分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以及互动式教学等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对化学知识的探索欲讨论当中,以此来丰富学识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进行串连和总结,并尝试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问题当中,进而实现“双减”政策“减负提效”的目的,全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赛妹. “双减”政策下高中化学教学研究[J]. 课堂内外(高中版),2023(15):72-74.

[2] 陈颖. “双减”政策下高中化学教学优化策略研究[J]. 文渊(高中版),2022(2):549-551.

[3] 边珍. “双减”政策下高中化学评价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2022(24):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