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借历史故事引领高中历史课堂

作者

冯雪茹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摘要:历史的洪流中,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是历史的见证。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故事是最佳的传播工具,也是最优秀的遗产。自教育诞生至今,历史故事始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媒介。历史故事能够巧妙地融合历史,使学生在解读高中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对历史有更深入的理解。观察教育过程,虽然新的课程设计引起了对历史故事运用的疑虑,但是历史故事在长久的时间里显示出了它的独特吸引力。历史故事、历史科学和历史史诗并非所有的都适合应用。选择一些具备代表性、真实性、启示性、且篇幅适中的短篇文章作为教材,能够有效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忱,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构建一堂高效的历史课。

关键词:历史故事;历史课堂;高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阶段历史课程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既是提升历史学科素养的基础阵地,也是培养当代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前沿阵地。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既要立足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丰富历史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也要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和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历史故事,不仅能够让学生愉快地掌握相关历史知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探究历史本源的兴趣,让学生对历史故事中的英雄人物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应当立足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以课本教材为依托,有意识的融入丰富多彩的历史故事,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课堂效率。

1.历史故事融入高中历史课堂的价值

(1)为历史课堂添加趣味性

历史故事包含着丰富的“趣味”,总是能让青少年学生充满好奇与激情。传统高中历史课堂,因为高考的指挥棒,历史教学容易出现“唯知识论”的教学现象,通常采用灌输式的讲述方式,导致历史课堂枯燥、乏味和单调,进而影响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教师在历史课堂中融入历史故事,用富有情节、趣味性的故事贯穿历史课堂,能够增强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让跌宕起伏的、精彩的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的厚度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学习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够站在不同的视角思考历史问题和历史事件,方能提升历史学习效果。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呢?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历史思维本身就蕴含在丰富的历史故事中。一个个历史小故事构成了宏大的历史事件,学生通过历史故事认识历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另一方面,历史故事融入到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助于丰富历史知识的厚度,激发学生探索历史知识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历史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知识面的不断拓展。知识面拓展的过程,也是学生历史思维形成的过程。由此可见,在高中历史的课堂教学中融入历史故事,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思维的有效途径。

2.历史故事融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借助历史故事设置悬疑,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明代陈献章在《白沙子·与张廷实》中提出“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尽”,悬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欲望的有效途径,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内驱力。针对当前很多高中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中被动学习的现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借助历史故事设置悬疑,让学生充满探索历史奥妙的欲望,最终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夯实学生历史学习基础。以“辛亥革命”的教学为例,为了激发学生自主查閱资料、自主预习的兴趣,笔者在上堂课结束前,给学生布置个性化作业“谁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这一个性化作业充分设置了悬疑:打响辛亥革命的第一枪的究竟是谁?这个人在辛亥革命历史上有何种地位?辛亥革命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种充满着悬疑的问题,使得学生在课余时间自主查阅历史资料,并结合笔者设置的个性化作业进行思考。这样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

(2)借助历史故事,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每节历史课堂的教学也有重难点需要突破,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也存在不同的地位。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具备较强的批判性思维、理性思维,能够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方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而针对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历史故事的融入,通过通俗易懂的历史故事,增加学生理解历史知识的厚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效果。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解“北宋商品经济”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对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有更加客观的认知,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给学生介绍了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水浒传》中“武松血溅鸳鸯楼”的故事,让学生对小说中描写的娱乐设施、草市、店铺与住宅等反映商品经济的内容有了更清晰的理解。这种吸引学生的历史小说,能够让学生对北宋商品经济的繁荣加深理解,对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坊市制”、“草市”、“勾栏瓦肆”等有更加全面的认知,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3)将历史故事和角色扮演融合,加深学生的历史感悟

大多数高中生死记硬背历史概念和历史事件,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让学生灵活地学习知识,只能在日常考试中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只能记住表面上的历史知识。历史故事和角色扮演的结合可以使历史课生动起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扮演某一历史人物,塑造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发展演变,从而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记住历史概念。此外,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说话,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主导地位,这可以减少学生学习历史的无聊。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交流和互动,彼此建立合作学习关系,让学生通过历史故事的角色表演,进入历史,深入了解历史。

例如,在学习辛亥革命的教学内容时,师生一起梳理基础知识后,一些学生对辛亥革命的影响没有深入了解。这时,老师们可以专注于黄花岗起义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然后让学生尝试角色扮演,例如,一些学生扮演农民,一些扮演民族资产阶级,等等。在表演过程中,学生应做好角色定位,反映辛亥革命后生活的各种变化。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

总结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应当转变传统历史教学理念,积极尝试通过历史故事的课堂融入,改革创新历史教学范式,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历史学科素养,全面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骏.历史故事和高中历史教学的融合[J].基础教育研究,2016(24)

[2]刘山虎.浅析历史故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5(23)

[3]刘小鹏.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故事的巧妙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