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重组单元教材 写清游览顺序

作者

罗小平

重庆市奉节县鹤峰小学 404600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习作单元作为培养学生文字表达与思维逻辑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要点的深化与策略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四下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学习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一教学要求不仅是对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基础考验,更是对其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深层次挖掘。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记录所见所闻,更要学会如何将这些经历转化为生动、具体、有层次的文字表达。

1.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重组

“按照游览的顺序写景物”,这一要求看似简单,通过对学生的前测,我发现学生能用简短的语言写出游览顺序,但只能呈现地点的变化,没有更深层次的表述。在仔细分析过单元教材之后,我发现课文中的游览顺序都描写得十分清晰,读游览地点转换的语句,在脑海中能够形成一条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的游览路径。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首要突破的重点就是“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

写好游览顺序的方法都在课文中,在对教材进行细致分析后,我发现方法主要集中在精读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和习作例文《颐和园》中,按照以往的经验,教学应该围绕单篇课文进行设计,要想突破难点,需要在课堂上学习两篇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最终的落脚点要指向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自己的表达中,因此,这堂课更偏向于习作表达课,不仅要有方法的学习,还要有方法的运用,“初试身手”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有地图支架做支撑,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训练。经过大家的深入探讨,决定在一堂课上完成《记金华的双龙洞》、《颐和园》、初试身手三部分的学习,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充分预习是完成课堂任务、保证课堂质量的关键。

2. 教学环节的确立与设计

教学内容确定后,突破口在哪里呢?按任务群的划分,本单元归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这一定位强调了知识的实践应用与交际功能的发挥。在《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理清游览顺序是最难的教学要点,课文在中涉及到地点转换的语句分布在各个段落,准确地找出这些语句本身就很有难度,在这些语句中,大景点里还夹杂着小地名,需要把游览地点筛选出来,更是考验学生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习作例文《颐和园》是一篇非常典型的范文,通过段首过渡句的巧妙运用,清晰展现了游览路径的变迁,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学习模板。课后的练习明确地提出了“过渡句”的概念,有了这个概念的支撑,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快速地定位到段首句,从这些句子中来梳理路线图,学生的学习过程会变得更轻松高效。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实际上就是要把地点转换的过渡句写清楚。过渡句是一条无形的线,将教学内容串联在一起,也可以将教学环节串起来。

在教学设计时,以过渡句为抓手,将其视为串联整个教学流程的核心线索,紧密围绕“怎样把游览的顺序写清楚”这一目标展开,通过识别过渡句、梳理游览路径、提炼写作方法、再到情境中的实践应用等一系列教学环节,形成了完整的教学链条,逐步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呈现游览顺序的意识与能力。确定好教学目标,在设计时,对单元的学习学习顺序再次进行调整。先以《颐和园》为例,让学生初步掌握过渡句的运用技巧;再转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进一步加深对游览路径梳理与呈现的理解与掌握。这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方式,有效降低了学习难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最后在具体情境中完成对方法的运用,这一流程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写作技巧,更能够培养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突破“把游览顺序写清楚”的难点。

3. 方法的提炼与运用

如何把游览顺序写清楚呢?《颐和园》中,作者用了“走完……来到……”“登上……站在……”等动词呈现地点之间的转换。《记金华的双龙洞》中,用“大约两三丈”等语言把行进的路程写了出来。在初试身手中,地图左下角有明显的方位提示,现实生活中,路径交叉纵横,可见,把前进方向写清楚也很重要。在教材句过渡句中,对方位的描写很少,《记金华的双龙洞》有两个句子用“右边”“左边”提到了“溪水”的来路,其实,溪水的来路就是作者前进的方向,。由此,从教材中总结了三个方法:用动词串景点、用数字明距离,用“左右”表方向(这里的“左右”泛指方位名词)。这些策略不仅具有实用性强、易于掌握的特点,更能够帮助学生有效提升写作水平。在初试身手的训练中,将总结的方法变成表达训练的评价标准,学生对照标准指导自我表达、评价他人表达,真正做到学方法、用方法。课件上展示部分动动词,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拿来就用,出示方位图和“第一个路口向左转”等小锦囊,这些工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与灵感来源,更能够帮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与完善自己的写作方法,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从习作的课堂反馈来看,在写游览顺序时,学生都能够有意识地使用方法,真正做到把游览顺序写清楚。

本单元的教学实践充分证明了教材资源灵活运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性。通过深入挖掘文本价值、创新教学策略、强化方法学习与实战应用融合等方式,成功实现了从知识传授到能力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学生的习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不仅能够依据游览路径清晰描绘景物,更能够在写作中展现出独特的个性与情感色彩。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的写作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精彩!我们将继续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更多高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期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