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知识与能力 创新教法与学法
熊端群
南平市建阳区莒口中心小学
引言
在科学技术、时代观念等冲击的背景下,教育部组织了强有力的专家、学者重新修订并诞生了《2022 年版新课程标准》,里面呈现了许多新的理念、教法和学法,其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融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1] 就是对语文任务群的定义。所以,对小学教师来说,它是全新的一种教学理念。
一、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剖析
1. 产生:不是凭空的,而是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经验的总结与提升。(1)统编教材综合性学习;(2)单元主题教学;(3)单元整体教学设计;(4)教育部课程中心自 2015 年开始进行“深度学习”实验(以单元主题学习为基本教学方式,依托语文学习任务,在语文老师指引下引导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挑战性言语实践活动,积累语言经验,培养语文学习习惯,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提倡主题学习任务,以单元整体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实质:“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努力沟通生活与语文学习的联系,创设真实的语文运用情境,结合教材资源统整出语文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郑国民
3.“学习任务群不是单篇文章的简单相加。实施学习任务群的两个标准是(1)学习任务群的本质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没有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这是衡量学习任务群实施是否到位的首要标准:(2)在任务驱动下把“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这三个语文活动综合起来,实现语文的实践性、综合性。”----- 王宁
3. 践行规律:
“任务群学习秉持的是学习逻辑,学习逻辑 Σ=Σ 生活逻辑 + 学科逻辑。”崔允漷说。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 这就是要吻合它的学习逻辑。它是进阶取向,依托结合生活的学习任务,融合学习内容,通过学生进阶式的语文实践,习得语文素养,在语文实践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实现从“双基”到“素养”的升华。
4. 异同之处
“原来课程内容,是从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进行线性排列。这次课程内容建构过程,是从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动态的实践。静态的语言知识学习转化为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只有在动态语言实践过程中,学习的语言能力才能够提升。”------ 郑国民
主题统整,强调情境。核心素养含真实的语文、统整的学习、典型的实践。课程内容的变化,带动教与学的变革。
以“如何学习演讲”这例,直观剖析“学习任务群”与之前的教学理念之异同:
(1)传统课程内容:
先学演讲辞课文——读懂课文主题、概括主要观点——分析课文表达特点——梳理演讲辞撰写规则(练习撰写演讲辞)。
特点: ① 传统语文教学习惯于用线性推进的方式,静态教学演讲词知识; ② 统编教材将学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能力、学习习惯梳理出一个个语文要素,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年段目标排列成一个教学单元; ③ 这是按语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静态的线性排列,容易与学生生活中语言运用脱节。
(2)学习任务群
提出任务:班级竞选干部、小队长、中队长、学生生发出演讲的愿望,目的很明确;
思考讨论:关注演讲的对象,思考竞选该说写什么?怎样演讲才能让同学为自己投票。
阅读范文:阅读演讲词,了解演讲者怎样表达观点,演讲词用怎样的结构可以强化自己的观点。
梳理归纳:为强化观点增强演讲的说服力,名家演讲词结构组织和语言运用特点;
任务准备:演讲准备,自己撰写演讲稿,反复朗读演讲稿,不断修订,继续诵读名家演讲词。
现场演讲:现场演讲,包括听别的同学演讲(反馈自己演讲稿写的是否成功,演讲是否成功)。
特点:主要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实的语文学习情境,统整的学习主题,典型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践行
1. 以积极姿态应对挑战
在当下新课标出台缺乏配套教材的背景下,语文老师不可被动等待,而是应该利用统编教材,对标新课标的精神,总结梳理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尝试进行学习任务群教学。为教材编写提供新的经验、新的资源、新的思路。
2. 课程标准学习任务群分类基础型:语文文字积累与梳理;
发展型: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拓展型: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
3. 围绕学习任务细化学习目标: ① 基础目标与学习任务统一; ② 听说读写与拓展读书整合; ③ 语言与思维文化审美交融; ④ 学生实践与教师指导结合。
4. 学习任务群对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两大目标:
一是变革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是单篇课文方式或语文组合的单元呈现,而是一个一个学习任务群;
二是变革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由学生实践活动构成,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5. 学习任务群为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开了思路。
(1)聚焦学习任务组织语文教学,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教学模式变单篇课文教学为任务群学习,以单元为基本教学单位,整合单元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整本书阅读等多项教学内容,实现教学效果最大化。
(2)瞄准语文学习任务设计渐进式的学习活动,使一篇篇课文成为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一个个中间环节,使学习过程更加科学合理。
(3)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设计学习过程,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从以教师讲授为主,改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语文实践为主。
(4)依托真实情境的学习任务,学生在运用语言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中获得运用语言的知识,丰富语言经验,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使得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在课堂中真正落地。
三、小学“学习任务群”实施度的把握
凡事均有两面性,“学习任务群”既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然而,能肯定的是其优越性更多,若能把其不足和缺点克服,那“学习任务群”将在更大的舞台上推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我觉得“学习任务群”的不足主要在于:难度较大,牵涉的知识面较广,要求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较多,是各种能力的综合。在是否决定实施“学习任务群”,一定要考虑学生的诸多因素,若学生普遍程度不够,这种学习就不要开展,否则不但效果不好,还会出现反面影响。还有就是:不同年段,使用的“度”也要有所不同,建议从低到高年级由少到多安排。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实施为语文教学改革打开了全新的思路,是非常值得尝试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路径,同时标志着语文课程改革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可以预见,学习任务群将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语文课教学设计的主要形式。
参考文献
[1] 2022 年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