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将“错”就“措”,用爱温暖学生

作者

师雪

西安长安湖滨小学

摘要: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真正的主体教育,必须以人为核心,以培训个体对生命和集体的热爱为目标,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为重点,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温馨和谐的班级氛围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保障。三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敏感期,他们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他人的理解和他人的认可。所以教师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如果学生正确时,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正面、积极的反馈,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如果学生犯错时,教师应当乐于容“错”,创设平等对话的空间,帮助学生真挚化“错”,将学生的“错误”化解为解决问题的“措施”,帮助学生从内心认识到错误并渴望改错。

关键词: 认识错误   解决问题  观察反思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一、乐于容“错”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当下处于思考问题不全面、情绪管理有待加强的学生是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教师应该宽容学生,容纳学生的错误,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而非急于否定、批评、打击学生。同时,教师应该向学生传达冷静分析错误、思考原因、知错能改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例如本学期伊始,我面对新的班级和同学时,其实比较陌生,当午饭时听到其他学生向我告状,说有同学辱骂老师时,我的第一反应不是急于去质问他或是批评他,而是先让其他同学提醒他吃完饭后冷静一下,稍后与他进行一对一的沟通。我相信任何一件事都是事出有因的,孩子本性纯良,不会无缘无故辱骂他人,更何况是老师。所以与孩子真挚的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是他和小组内成员之前有矛盾,辱骂老师其实只是将对同学的怨恨迁怒到了老师。得知这个情况之后,我很欣慰于孩子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主动面对自己的错误并且承认错误、主动说出内心的真实困惑并向我求助。我知道,容“错”并不仅仅是容许学生出现错误,还应该在学生犯错时给予他充分的信任和充足的思考空间。通过这件事,我更加坚信学生是可以将问题思考清楚的,我认为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错误、主动探究错误原因并积极改正避免错误的再次出现,才是容“错”的最终意义。

二、善于化“错”

刚才提到,学生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所以面对学生的错误时,如何有效的讲“错”就“措”,化错误为改进措施的教学策略更为重要。面对学生的内心独白,我首先引导他进行自我分析,然后发现问题的根源,一步步思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上升到如何在日后中自洽的成长。所以那天中午我们两个人在教室促膝长谈。孩子提到他和小组内成员之前就有矛盾,我引导他逐一列出他认为累计的矛盾,如那个同学在没有提前告知他的情况下拿他的文具;在他没有考好的时候嘲笑他,让他觉得很没有面子,尊严受到打击等在此之前的小矛盾;而当天的导火索事件就是中午午餐时,那个同学撞掉了他的筷子没有道歉。种种矛盾确实让这个孩子积怨已久。但是在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寻求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时,他沉默了,我也沉默地注视着他,最终他吞吞吐吐地说,其他同学都说,只有女生才找老师告状,如果男生找老师告状会被大家瞧不起,所以他宁愿用自己的反抗与这个同学对峙,也不愿意告诉家长或者老师。我听后啼笑皆非,惊讶于孩子们在三年级就已经产生了很强的自尊心理;另一方面,我与他展开假设,如果你在第一次和同学出现矛盾的时候就寻求老师的帮助,会有什么不一样结果?他想了很久后淡淡地说,如果第一次他向我道歉,那我就会立马原谅他,今天也就不会迁怒到旁人了。最后,我也表达了作为老师听到这样口不择言的语句时的心境,并且开诚布公地和他讨论如何有效的和他人交流、如何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如何交朋友等话题,看着这张几十分钟前愧疚流泪、几十分钟后激动讲述自己好朋友的双眼,我觉得我好像在不经意之间化解了这个孩子内心的小疙瘩。

那天我开心于这个孩子的坦诚,在我顺着他思考的错误思维中提出反问与假设,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如果当时解决了当下的小问题,那今天的错误本可以避免;以及以后出现同类问题的时候他应该怎么思考、行动。在我看来,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积极意义。

三、小结

教育绝不应该被动适应学生智力发展的水平,而是应该不断的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进阶。对于当下收情绪所困的学生,我们更应该用爱容纳错误,抓住教育契机,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化解错误,为他们搭建合适的台阶,提醒学生不断观察和反思,认真分析每一次错误,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辅助学生自主提出解决方法,促使他们成为不惧怕错误、敢于面对错误、真诚解决错误的阳光好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