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黄利飞
湖南省郴州市苏雅中学
随着教学改革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综合质量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文化自信方面,通过学校、教师、社会以及家庭多方面共同努力,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越来越强烈,这充分说明了教学改革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不过,在实际教学当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学生依然在死记硬背古诗词内容,他们虽然可以准确完成练习和作业,但对于诗词的理解却不够深刻。对此,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古诗词的丰富意象,并结合多元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文字感知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流传千年的诗词当中发现和感悟我国灿烂的文化历史。
一、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活跃学生思维
小学生生活经历有限并且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他们在理解诗词中描写的百年甚至千年前的内容时会遇到阻碍。对此,教师可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等资源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诗词描写的内容并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
以教学《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选择“田园生活”作为主题进行讲解。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简单问题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喜欢田园生活吗?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问题很简单并且开放性也很强,所以学生会认真思考并做出回答;然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这首诗,解决其中的陌生字词,确保学生可以用白话文将诗翻译出来;再然后,教师可以问问学生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并利用人工智能将本诗制作成一段视频,让学生说说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和视频中的画面有哪些不同,或者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村庄还有哪些景物和特点;最后,教师再逐句细致讲解,让学生感受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并深刻体会诗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乡村生活的品质。
二、基于跨学科理念优化诗词教学
古诗词当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传统文化,还“藏有”一些天文、地理、艺术等方面的信息内容。对此,教师可以从“跨学科”教学理念出发,挖掘诗词中的跨学科元素并拓展学生其他学科知识,以此提高诗词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以教学《暮江吟》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科学知识进行拓展,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月相方面的知识。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自由朗读整首诗,按照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读和感受;然后,教师再结合问题引导学生认真默读这首诗,让学生将描写景物的词写下来:“同学们,谁能告诉老师这首诗写了什么地方的风景和哪些景物?你从诗中那个词可以看出来?”再然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感受作者的用词之妙。当然,教师也可以播放《暮江吟》的配乐,让学生闭上眼想象和体会这首诗,帮助学生感受到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和晚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之美,促使学生理解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月相知识详细讲解“露似真珠月似弓”这一句,从科学的角度让学生了解月相和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开展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思维
在“以生为本”教育理念下,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感受。对此,教师需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思维同时提高学生创造力。
以教学《元日》这首诗为例,教师可以在基础教学活动之后引入课外资源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了解更多春节习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这些习俗活动背后的传统文化。比如,在讲解本诗,带领学生充分感受春节热闹、喜庆的气氛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 4 人学习小组,然后用多媒体播放由中国古诗词动漫设计的《元日》动画视频,让学生安静欣赏这部精彩的作品后再让他们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和春节相关的习俗活动和美食,或者,教师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引导学生交流,让学生针对“年味越来越淡”这一话题说说如何让年味更浓,以此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诗词是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引导学生了解、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语文教师,除关注学生学习成绩发展以外,还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优化、调整古诗词教学,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引导学生了解古诗词的内涵,让学生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学习古诗词知识,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印象并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朋丹. 小学语文诗词教学策略研究[C]// 大数据背景下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交流会论文集. 2024:1-2.
[2] 黄小凤 . 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深度教学策略研究-- 以沈阳市 X小学为例 [D]. 沈阳大学 ,2024.
[3] 陈少容 .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D]. 福建 : 集美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