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比较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张春鹏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二高级中学 463000
摘要:比较法作为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能够协助学生对地理理念及相关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在进行高级地理课程时,我们能够运用多种比较技巧,比如类比法、图形比较法、概念比较法等,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对地理知识有更全面的理解。当我们讲授中国的地理知识,我们能够对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地理属性及文化差别进行对照,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深入掌握中国的地理环境及其文化底蕴。而当我们讲授地球科学的课程,我们能够通过对各个地方的地质结构及其影响力的对比,来协助学生深入领会地球的发展历程。通过运用地理比较法,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对地理的概念有更深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他们提升自己的地理思考技巧与创造性。
关键词:地理、比较法、高中、地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3)-46-
引言
所谓地理比较法,主要指地理教学过程中以“比较”为主要认知途径的学习方法与指导策略,其重在以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为参考,组织学生在对比与分析中,来区分不同学习内容之间的差异,以及同类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可以说,地理比较法不仅是对地理学科特性的切实遵从,更是对学生发展诉求的充分兼顾。而且,通过对地理比较法的应用,可进一步弥补学生思维与理解层面的诸多缺憾,且对于其精准掌握学习重点、难点、要点等,也具有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多种类型、多个方面的比较策略驱动下,学生思维的活跃度、理解的深刻性也会切实增强,这必然更利于其对一些教学重点的内化,也更利于学生认知困惑的化解。基于此,教师在应用地理比较法来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指导时,应以具体教学内容、预设教学目标为参考,将教学中涉及的同一领域、不同层面的知识点,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展示,并教给学生一些更为科学、高效、实用的对比方法。
一、应用类别比较法扩充学生知识储备,确保教学指导的针对性
类别比较法主要是针对地理学习中的同类概念、现象,或差异较大的知识、内容所采用的对比方法。其不仅为学生精准把握同类知识间的联系提供了参考,而且会加深学生对一些区别较大的知识的掌控。因此,教师在利用类别比较法来开展地理教学设计时,应从精确、明晰解析具体教学内容间的异同为出发点,多为学生提供一些在课堂对比分析、研究探索的机会,以此来加深其对一些差异并不明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记忆、掌握。而且,学生在类比分析的过程中,其对比教学内容的直观印象自然更加深刻,这也更利于其对学习要点的巩固。例如,在开展“气象、气候、天气”等关联性较大的内容教学中,可采用类比比较法,首先给学生划定一个类比的范围,然后让学生通过对已学、新授知识的系统整合,在类比中发现其差异,进而获得更为完善知识体系的构建。譬如,可“以我国同一经度上地区”为一类,组织学生开展比较,来区分东北平原地域、长江三角地域这两个处于同一经度地域,在气温、气候、气象等方面的异同,以此来确保教学指导的针对性。
二、应用概念比较法消除学生认知缺憾,提升教学策略的实效性
概念比较法主要是针对一些易混淆、难区分的地理概念而采用的比较策略。其重在让学生通过比较,来精确把握不同地理概念在核心词、侧重点方面的差异,进而为学生认知困惑的化解而奠基。因此,对于高中地理中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概念,教师可通过对概念比较法的利用,就表述比较接近、差异不够显著的地理概念进行精讲、引导、剖析,为帮助学生从概念入手高效掌握地理原理、思想、方法而助力。同时,通过概念比较法的应用,可进一步化解学生在抽象、复杂概念理解上的难度,且更利于学生思维的激活与认知的升华。例如,对“降水和降雨”这两个概念,教师可借助概念比较法,首先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其两者都指大气中所含水汽遇到温度降低,进而凝结,下落到地面的过程。但在范围上,水所处状态的描述上,还是有着很大差异的。使学生从概念所表述的内容的比较中,获得对这两个易混淆的知识点的理解。又如,对诸如“行星与恒星”、“等高线和等温线”等概念,也可运用概念比较法予以解析,以此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与区分。
三、应用图表比较法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强化教学实践的延展性
图表本身是高中地理中运用最为普遍的认知工具,其在一些较为抽象的地理原理等解析中的运用,可有效梳理不同知识间的关联,而且对知识点异同的明晰、精确呈现,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可通过对图表比较法的应用,来落实对一些难理解、较抽象的内容的解析。并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运用图表归类、整合、概括的方法与技巧。让学生学会将图表信息与教学内容有机衔接起来,以此来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提升教学内容呈现形式的直观性与形象性。同时,学生在自行建构图表进行对比分析的过程中,其对于具体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更加到位,这也会进一步激发其参与地理比较的积极性,同时对学生认知能力发展也会带来重要影响。而在学生利用图表完成对比后,还应注重分析与总结,以此来促进学生认知体系的逐步完善。例如,对于“农业”有关的内容,可根据水稻种植、牧场放牧、农业地域类型、天气类型、地形差异等,通过对地图的利用,将其在地图上标注出来,让学生在图表标识的引领下进行比较分析,以加深其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使比较的针对性与延展性得以切实保证。
结语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比较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和概念。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或不同时期的地理特征和现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的规律和联系,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同时,地理比较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奥秘。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地理比较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梅.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策略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0): 136-137.
[2]刘丽华. 高中地理比较法的运用研究[J]. 地理教育, 2017(05): 74-77.
[3]马春燕. 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教育研究, 2018(06): 124-125.
[4]王娜. 高中地理比较法教学策略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9(12): 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