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初中地理新课标,彰显地理学科育人价值
罗德智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引言
在初中基础教育阶段,地理学科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的使命。2022 年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推行过程中,可以为初中地理教学指明方向。在新课标的推进中,更加关注地理学科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在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方面都得到有效增强。同时,需要在地理学科的育人过程中体现其教育价值,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力保障。
1 新课标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新变化
1.1 教学目标的变化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更加关注知识的传授,学生往往是死记硬背,对于地理现象或概念以及原理往往不能深入了解。在新课标的推进之下,需要在教学目标方面充分改进,更加关注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教学中,具体教学不再要求学生记住自然资源的分布或种类等相关内容,而更加关注资源现状,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资源开发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树立正确认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在资源分布以及差异优化等方面有效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的更新
在新课标的推进环节,更加关注对地理教学内容和资源的优化和整合。在地理教材中,促进相关知识和生活实际的有效联系,并且和社会发展进行紧密联系。例如,在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等内容的教学环节,要充分融入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交通网络建设等相关方面的成就,确保教学内容更具有时代性和优化性,更加关注地理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区域性特点。确保其从区域角度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同时也综合分析地理相关要素及其内在联系,以此体现出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
1.3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在传统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往往更加关注考试成绩,强调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在新课标的推进中,更加关注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践能力和整体学习过程。在多元化评价方面体现出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的综合评价。在中国地理的差异教学评价环节,除了评价学生对地理差异知识的理解之外,也要进一步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具体表现。对于不同区域发展问题和内容都要进行有效分析和充分整合的综合评价,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必要支撑。
2 基于新课标落实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2.1 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要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优化核心素养,要在情境教学方面有效优化,通过多种情境的打造,让学生融入其中,实现融会贯通。通过实际的体验和认知,从而在情境导向之下,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优化。例如,在自然灾害的章节内容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打造多媒体教育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灾害的视频播放中感受灾害的危害和形成原因,在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多种感官,同时也让学生思考自然灾害是怎样产生的,有哪些影响因素、具体分布特点有哪些?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通过问题情境的导向,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从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的优化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让学生在了解自然灾害、提升地理实践力的前提下,进一步树立正确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2.2 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强化学生沟通交流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一步实现任务探究。在促进学生交流和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之中,充分体现出地理教学的根本价值。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确保学生可以分成不同的小组,围绕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定主题进行有效探究,推动实现合作任务的实施。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的探究和讨论中,让学生通过小组成员的分工合作,在查阅资料以及数据分析等相关方面进行有效优化,共同完成相对应的任务。通过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使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同时在交流中进一步提升其探究能力,在共同进步的前提下优化学生的综合素养。
2.3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也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在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体现出良好的技术支持作用。从而在丰富教学资源、实现融会贯通的前提下,使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对中国地形等相关内容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有效展示我国地形的三维模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我国地形的特点和分布情况。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获得相应的地理教学资源,比如掌握地理科普视频或明确地理研究成果,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前提下,使学生对地理学科有探究兴趣,优化核心素养。从而充分利用信息导向作用,为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环节,要想确保新课程标准得以落实,教师要明确教学标准对地理教学的重要影响,然后在地理学科价值的挖掘和各方面整合切实加强。要充分优化教学目标,改善教学内容,优化评价机制,在科学可行的教学策略中,让学生积极融入其中,培养其核心素养,提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李晶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J]. 地理教学,2023(11):23-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