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教学评一致性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王海艳

文山州广南县第一中学校

在新课程改革工作推动下,初中数学教学取得了明显进步,但在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比如由于传统教育观念下教学方式单一等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学习积极性不足,以及由于教学评价机制的缺失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难以取得突破性发展等等。对此,教师要从“以生为本”的理念出发,通过优化教学活动使教学、学习、评价统一标准且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而起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知识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是实现教学评一致性的前提,对于每一个单元、每一个小节以及每一个课时,教师都要明确具体教学目标,并且设计与之相符的教学计划(方式),从知识获取、技能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

以教学“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节为例,教师需要在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等运算的基础上对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同时为后边将要学习的有理数乘法、除法打好基础。对此,教师可以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① 知识与技能方面,学生需要学会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并进行混合运算,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② 过程与方法方面,学生需要初步了解类比学习的数学思想,并且能够总结利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促进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发展。 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计算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生活的角度体会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所在。然后,教师需要优化教学过程,比如通过课堂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或者利用课堂问答活跃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让学生整节课都能保持较高的专注度。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升教学趣味

在“以生为本”理念下,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是一个重要话题,针对以往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教师要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并以小组合作为基础,结合信息技术等辅助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整个教学活动适应每个学生的个人学习偏好和特定需求,而不是要求学生全都以某种状态被动的接受知识。

首先,在开展教学活动以前,教师要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为 4 人学习小组,确保每个小组都处于同一平均学习水平并且每个小组内都形成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为后续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做好铺垫;然后,教师要结合多元化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比如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① 一架特技飞机在起飞后的高度变化如下“上升 4.5 千米,下降 2.8 千米,上升 1.5 千米,下降 1.8 千米”,那么此时飞机比起飞点高多少米?对于这一问题,教师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讨论时间,并让学生在组内讨论不同的算法,说说哪种算法更便捷。或者,教师也可以开展课堂小游戏,让每个小组到讲台上随机抽取 4 张卡片,其中抽到红色则加上卡片上数字,而抽到白色则减去卡片上数字,结果最大的小组获胜。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加减运算的规律;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并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要善于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要实现教学评一致性就不能让教学评价独立于教学活动之外,更不可能忽视教学评价的作用,并且,针对学生的差异化表现,教师还要选择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并积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进而实现教学评价与教学活动、学生学习三者之间的协同性。

首先,教师要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尤其是课堂问答环节和学生合作学习环节学生的积极性表现,以此为基础对学生作出有效评价;然后,教师需要丰富评价方式,比如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答案针对彼此的练习情况作出简单评价,或者通过班级群私信等方式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维护学生自信心,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最后,教学评价要以鼓励为主,委婉指出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引导学生改正,比如,教师可以对学生作出如下评价:“*** 同学,你加减法运算的速度很快,并且准确率也很高,看来你相当有计算天赋啊,要是你能把‘技巧’传给其他同学就更好了,相信你能做到,加油!”

结束语

综上所述,达成教学评一致性并非易事,这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与调整。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秉持“勇于创新,积极突破”的精神落实教学改革工作,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性格特点等因素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并增强学生应用能力,进而推动初中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助力学生综合能力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 梁文典 .“教—学—评”一致性下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5,(06):14-17.

[2] 蒋义川 .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实践——以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平均数”为例 [J]. 新课程 ,2024,(36):145-148.

[3] 牛文利 .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J].中学课程辅导 ,2025,(01):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