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学习和创新导向的PBL 教学设计研究
刘淑玲
广州市天河中学 510630
关键字:PBL 教学法;初中信息科技课程核心素养培育;WPS 图表教学
我国教育部在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版)》中,凝练了信息科技核心素养: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信息社会责任。新课标倡导凸显学生主体性的真实性学习,探索以问题或项目驱动的创新教学方式。
PBL 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项目式教学法)是一种以真实情境为载体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构建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任务,引导学习者在项目实践中完成知识建构与能力发展。该模式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培养问题解决、团队协作及创新实践等核心素养,能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在初中信息技术 WPS 图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破解学生面对多元数据时的图表选择困境。如何让学生在面对多维数据时,自然建构起数据特征与图表类型的认知关联。在教学中尝试 PBL 项目式教学,逐步养学生批判性读图能力和数字化创新思维,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一、wps 表格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WPS 表格图表模块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在面对多元数据类型时存在图表选择困难。具体表现为:当处理班级成绩分布、校园活动参与率等典型教学案例时,部分学生难以准确匹配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基础图表类型。这反映出初中生对 " 数据特征- 图表功能" 对应关系的认知薄弱。
二、PBL 教学法运用的优势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运用 PBL 项目式教学法开展 WPS 表格图表教学,能有效破解学生面对多元数据时的图表选择困境。通过创设真实项目情境,学生在多维数据时,自然建构起数据特征与图表类型的认知关联。学生分组对同一数据集进行不同维度处理,通过对比图表的呈现效果差异,深化对可视化表达的理解。项目中设置 " 重选数据 "“更改图表”等流程,让学生在修正错误图表导致的表达偏差时,逐步形成数据思维直觉。配合 " 图表选择答辩 " 环节的决策依据陈述,最终使学生建立起数据特征与图表类型的认知联结,切实提升信息处理核心素养。
三、基于PBL 教学法在WPS 图表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项目引入阶段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以“城市共享单车运营优化师”为项目主题开展 WPS 表格图表教学,能够生动体现 PBL 教学法的实践价值。上课开始播放关于 G 市共享单车目前的现状图片,提出问题“共享单车的用户是正在增长还是减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展示纯数据 WPS 表格“G 市共享单车用户增长情况”,提问:“哪几个时间段的单车用户是减少的?”学生观察回答,展示对应的WPS 图表,再问一次同样的问题。教师进一步问:大家觉得哪种图更为直观、便于解读?引出学习目标:学习 WPS 表格图表制作,并将数据转化成图表进行分析。
(二)项目研究阶段
本项目以 " 城市共享单车运营优化师 " 为主题,融合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知识,引导学生通过 WPS 表格分析数据。在展示“共享单车用户平均骑行时间分析”数据时,让学生创建条形图和饼图两种图形。
学生分析 ① 哪段时间的人数最多? ② 哪段时间的人数“比例”最低? ③ 哪张图能更好反映人数的多少?让学生不仅学会创建图表、阅读图表的方法、并对比不同图表类型进行思考。进而总结创建图表的步骤。学生分析哪种图形更适合这组数据,进行分组发言。
在数据处理阶段,学生需针对不同数据类型选择可视化工具:用柱形图对比平均骑行时间的分析,通过条形图呈现工作日与周末的时段使用分布,借助饼图分析哪个月份的共享单车的需维护比例最高,以及用户年龄层占比,并利用散点图探索骑行距离与用户年龄的潜在关联。这种真实场景下的任务驱动,使学生直观理解柱形图适用于分类数据比较、条形图擅长时间维度展示、饼图凸显比例构成、散点图揭示变量关系的核心特征。
(三)项目结束阶段
除了让学生在面对多维数据时,自然建构起数据特征与图表类型的认知关联外,也需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结束阶段,会现场提问,大家对于共享单车的看法,现场举手表决共享单车优缺点形成统计表,学生根据全班同学一块完成的调查数据,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设计生成能够最恰当表示投票结果的图表(要求要有图表标题、数据标签、图例等元素)。分组演示几个不同图表类型的学生作品,提问这些作品是从什么角度来展示、分析数据。
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经历完整的分析闭环。经组间答辩环节的对比研讨,得到正确的数据和图表的对应关系。教师通过设置 " 为何选择柱形图而非饼图来呈现调查结果 " 等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图表选择背后的数据逻辑。这种基于真实问题的学习体验,不仅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工具应用能力,更培养其用数据思维解决城市管理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束语
初中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与 PBL 相融合,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批判性读图能力和数字化创新思维,积极主动运用信息科技高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对共享单车数据的研究,认识数据对人们生活的实际作用,同时明确 " 使用即参与,选择即责任 "的信息社会责任,共同爱护公共资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 年版)[M]. 北京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22:4-5.2、韦桂珍 , 胡嘉康 , 田莉 . 指向学科学习素养培育的项目式学习研究 [J]. 教育参考 , 2023(05):14-19+26 3、夏雪梅. 在学科中进行项目化学习: 学生视角川. 全球教育展望,2019,48(02):83-94.4、廖艺东 . 指向计算思维培养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与实施 [D].华东师范大学 , 2023.5、夏雪梅 . 项目化学习设计 : 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 北京 : 教育科学出版社 , 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