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幼儿表征的教师观察实践与案例分析
和丽媛
丽江市古城区幼儿园 674100
幼儿表征所指的是,幼儿会运用各式各样的形式,如言语、绘画、动作、符号这类表达他们针对周围世界所形成的认识、感受和想法。在幼儿成长阶段,表征作为幼儿思维发展的一个关键表现,同时亦是教师用以洞悉幼儿内心世界、衡量幼儿发展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借助以幼儿表征为基础展开的观察,教师可以更为精准地掌握幼儿的喜好、需求以及发展特点,进而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教育帮扶,推动幼儿在各个领域实现全方位的发展。
一、基于幼儿表征的教师观察实践
(一)观察前的准备
1. 明确观察目的
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幼儿的发展需求以及教育活动的重点内容明确观察的目的,比如在“春天来了”这个主题活动当中,观察目的可以设定为了解幼儿对春天的认知程度、情感态度以及通过何种表征方式表达对春天的理解。
2. 学习相关知识
深入学习幼儿表征理论知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在表征方面所呈现出的特征与规律情况,熟练掌握观察记录的一系列方法,如轶事记录的方法、时间取样的方式以及事件取样的方法等[1]。
3. 准备观察工具
基于观察的目标以及方式筹备工具,比如记录本、摄像设备、录音器具等,要保证这些工具能够正常地运转。
(二)观察过程中的要点
1. 保持客观中立
在进行观察期间,需规避主观层面的偏向,用全然客观的态度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与此同时,不要过早地对幼儿的行为作出评价,或者对其进行干预,从而完整地呈现出幼儿的想法。
2. 关注细节
认真留意幼儿的神情、举动、言语等细微之处,例如在幼儿绘画之际,留意其线条的运用方式、色彩的挑选情况以及画面的布局安排,以此反映其内心的思想世界。
3. 多渠道观察
借助日常活动、游戏以及作品展示之类的多种途径开展观察,与此同时与幼儿开展互动与交流,从而了解表征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三)观察后的分析与应用
1. 整理与分析观察记录
等观察活动结束之后,需即刻对所记录的内容加以系统整理,按照不同类别对幼儿展现出的种种表现予以划分,在开展归纳与深度分析工作的同时,将相关理论作为依据,对幼儿的行为表现以及创作作品进行解读,以此深入了解幼儿在各个维度的发展状况、所呈现出的兴趣倾向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2]。
2. 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
依据分析所得结果,为幼儿量身定制具有个性化的教育规划,并且针对他们所呈现出的长处以及存在的欠缺给予助力,例如,对于在绘画方面展现出创造性思维的幼儿要为其提供更为丰富多样的创作机会和材料。
3. 与家长沟通合作
把所观察到的结果与各位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认真倾听他们给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而达成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的合力。
二、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中班举办的“春天来了”这一特定主题活动中,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对盛开的花朵展现出浓厚的兴趣,身为引导者的教师可以依托绘
画表征的手段来展开观察。
(二)观察过程
1. 观察准备
清晰界定观察目标,旨在了解幼儿针对春天花朵在认知层面、情感表达维度以及绘画表征特性方面的情况,开展相关知识的学习活动,备好记录本以及摄像机。
2. 观察实施
美术活动中观察幼儿 A 绘画花朵,幼儿 A 先是选用绿色颜料进行绘画,绘制出了花茎的形状,在花茎的顶端又画出圆形图案,并为其涂抹上红色。接着在圆形图案的周围绘制出黄色的线条,整个绘画过程被详细记录下来,并且同时进行了拍摄。之后,与幼儿 A 展开交流,从中了解到幼儿 A 所画的内容是太阳花。
3. 持续观察
在随后的若干天中,幼儿 A 在建构区运用积木搭建出了一座造型如同花朵般的城堡,而后还向身旁的同伴进行了介绍。
(三)观察分析
1. 认知发展
从幼儿 A 所创作的绘画与搭建的建构作品中可以发现,他对于花朵的形态已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不仅能够呈现出花朵的各项特征,而且其想象力十分丰富,能够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2. 情感表达
幼儿 A 积极地开展绘画活动,着手搭建花朵模样的造型,从中展现出其对于花朵的喜爱之情。在交流过程中,其情感的表达流畅。
3. 表征特点
这种表现方式主要借助绘画与建构来达成表征目的。其中,绘画呈现出线条简洁明快、色彩鲜艳绚烂的特点;建构作品可以切实体现出花朵的各项特征,此过程可展现出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空间感知能力以及积极的动手实践能力。
(四)教育支持
1. 提供丰富的材料
向幼儿 A 供给更加丰富的花朵绘画素材以及各式各样的积木,激励其开展多样化的创作。
2. 开展相关活动
开展花朵相关的科学探究活动以及创意美术活动,使得幼儿 A 了解花朵方面的知识,进而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3. 鼓励分享交流
创建一个展示区域,陈列幼儿 A 创作的作品,举办一场分享类型的活动,进而提升该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其自信心。
结论
以幼儿表征为依据的教师观察,是了解幼儿情况、推动幼儿发展的一种关键方法。通过观察前的充分准备、观察过程中的细致关注以及观察后的深入分析和有效应用,教师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幼儿的内心天地,为幼儿给予具备个性化特点的教育助力。在实际操作进程中,教师需持续进行学习并积累相关经验,提升观察技能和专业素养,从而更有效地推动幼儿的全方位进步。同时,应当强化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协作,营造家园教育的协同力量,一起为幼儿的成长缔造有利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赵春霞 . 幼儿园“表征热”现象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J]. 儿童与健康,2024,(05):31-33.
[2] 林心宇. 幼儿表征活动在一日生活中的探索和实践[J]. 读写算,2024,(1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