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Teaching and Research

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思路和策略

作者

许梁霆

合肥工业学校

引言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中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数学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基础课程,不仅具有工具性和逻辑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能够在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学生的价值观、思维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一、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重要性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中职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数学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数学学科具有严谨性、逻辑性和抽象性等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通过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社会责任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增强中职数学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培养,导致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兴趣。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数学教学,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二、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思路

(一)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如数学史中的爱国故事、数学家的科学精神、数学模型中的环保意识等。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受到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

中职学生具有不同的专业背景和学习需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选取与专业相关的数学案例和问题,将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职业认同感。

(三)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

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需求。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策略

(一)在数学知识传授中渗透思政教育

在讲解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时,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例如,在讲解勾股定理时,可以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商高在公元前1100 年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结论,比西方早了 500 多年。通过这样的介绍,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

(二)通过数学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思政品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可以设计一个企业生产计划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最优生产方案。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经济意识。

(三)利用数学文化活动开展思政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开展数学文化节、数学竞赛等活动,在活动中融入思政元素。例如,在数学文化节中,可以举办数学史讲座、数学手抄报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数学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加强教师的思政素养培训

教师是课程思政的实施者,其思政素养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学校应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思政素养培训,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思政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四、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施保障

(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

学校应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和教师的职责,加强对课程思政工作的统筹规划和协调指导。学校应制定课程思政的评价标准和考核办法,将课程思政纳入教师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

(二)加强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

学校应加强课程思政的资源建设,开发和整合数学教学中的思政资源,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学校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支持。

(三)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

学校应营造课程思政的良好氛围,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方式,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育人观。学校应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

五、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案例分析

以某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为例,该校在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进课程思政融合。在《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引入了环保主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某地区垃圾产生量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进而探讨如何通过合理规划来减少垃圾产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不仅掌握了函数知识,还增强了环保意识。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结论

中职数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是新时代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际需求,采用多样化的融合策略,能够实现数学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加强资源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以保障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职数学教学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小平 . 大思政视域下中职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刍探 [J].成才之路 ,2025,(18):73-76.

[2] 黄兰芬 . 中职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策略 [J]. 吉林教育 ,2025,(16):60-62.

[3] 欧萍萍 . 课程思政教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融入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J]. 黑龙江科学 ,2025,16(0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