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与安全管控措施分析

作者

谭志荣

500237199309216778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隧道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中的工程技术与安全管控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进度以及人员生命安全。本文详细分析了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常见工程技术,探讨了安全管控措施的实施要点,旨在为提高道路桥梁隧道施工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

道路桥梁隧道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地区联系起着关键作用。在施工过程中,运用先进的工程技术并实施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是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实现预期目标的必要条件。本文将对道路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工程技术与安全管控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二、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

(一)道路施工技术

路基施工技术

在填方路基施工时,需对填方材料进行严格筛选,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的压实度和稳定性。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每层填筑厚度根据压实机械和填料性质合理确定。同时,要做好排水设施,防止路基积水影响压实效果。排水系统的设计要科学合理,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走,避免路基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挖方路基施工中,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如自上而下分段跳槽开挖。对于软土地基,需进行加固处理,常见的方法有换填法、排水固结法等,以提高地基承载能力。此外,还应考虑地下水位的影响,采取适当的降水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路面施工技术

沥青路面施工时,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至关重要。要严格控制沥青、集料的质量,确保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在摊铺过程中,控制摊铺机的速度和厚度,保证路面平整度。碾压时,按照初压、复压、终压的顺序进行,选用合适的压路机和碾压参数,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同时,要关注天气变化,避免在雨天进行摊铺和碾压作业。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要保证水泥、骨料的质量符合标准。混凝土的搅拌要均匀,控制好水灰比。在浇筑过程中,采用合适的振捣设备,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混凝土路面的接缝设置要合理,包括胀缝、缩缝等,防止路面因温度变化产生裂缝。接缝的处理要细致,确保接缝处的平整和密封。

(二)桥梁施工技术

基础施工技术

桩基础施工是桥梁基础常用的形式。灌注桩施工时,根据地质条件选择合适的成孔方法,如钻孔灌注桩可采用旋挖钻机、冲击钻机等。成孔过程中要控制好泥浆的性能,确保孔壁稳定。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保证其位置准确。水下混凝土浇筑时,要连续浇筑,防止断桩现象发生。此外,对于桩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扩大基础施工,需对基底进行处理,使其满足设计承载力要求。在浇筑混凝土前,要做好模板安装和钢筋绑扎工作,保证结构的尺寸和强度。模板和钢筋的安装要精确,避免出现偏差,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上部结构施工技术

预制梁施工,在预制场进行梁体的预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预应力施加。预制梁的运输和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梁体的稳定,采用合适的起吊设备和安装工艺。对于大型预制梁,还需考虑运输过程中的道路条件和桥梁承载能力,确保运输安全。

现浇梁施工,采用支架法或挂篮法等。支架法施工时,支架的搭设要牢固,进行预压消除非弹性变形。挂篮法适用于大跨度连续梁施工,挂篮的设计和行走要安全可靠,混凝土浇筑分段进行,确保结构受力合理。在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温度,防止出现裂缝。

(三)隧道施工技术

钻爆法施工技术

钻爆法是隧道施工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施工前,要根据地质条件进行爆破设计,确定炮眼的布置、装药量等参数。钻孔作业要保证炮眼的位置、深度和角度符合设计要求。爆破后及时进行通风排烟,清除危石。初期支护要紧跟开挖面进行,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等支护形式,控制围岩变形。同时,要对爆破产生的振动进行监测,确保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盾构法施工技术

盾构法适用于软土地层的隧道施工。盾构机的选型要根据隧道的直径、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要控制好盾构机的姿态、推进速度和出土量。同步注浆要及时进行,填充盾尾间隙,防止地层沉降。盾构机的刀具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确保施工效率。此外,盾构施工中要密切关注地面沉降情况,采取措施控制地面沉降在允许范围内。

三、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管控措施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涵盖施工的各个环节。安全管理体系应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检查、隐患排查、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形成闭环管理。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新员工入职培训、日常安全教育等。培训内容要包括安全法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能考核,确保其掌握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

(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在施工现场的入口处、危险区域、施工设备等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国家标准,清晰可见,易于识别。对于临时搭建的设施,如脚手架、围挡等,也应设置相应的安全警示。

做好临时设施的安全管理

临时办公区、生活区的搭建要符合安全要求,远离危险区域。临时用电要规范,采用 TN-S 系统,设置漏电保护器,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的安全性。对于易燃易爆物品,要妥善存放,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性能良好。设备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对特种设备,如起重机、压力容器等,要进行定期检验,确保其安全运行。对于施工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要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故障。

(三)风险评估与控制

在施工前,对道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如地质灾害风险、施工安全风险等。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风险评估应涵盖施工的全过程,包括设计、施工、维护等各个阶段。

对于高风险作业,如隧道施工中的瓦斯地段施工、桥梁高空作业等,要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进行专家论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方案实施,加强安全监控。对于特殊天气条件下的施工,如高温、暴雨、台风等,也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四)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预案,包括火灾、坍塌、触电等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应急预案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职责分工、应急响应程序等。应急预案应具有可操作性,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演练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应急演练应覆盖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

四、结论

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工程技术和安全管控措施相辅相成。先进的工程技术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基础,而有效的安全管控措施是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不断提高工程技术水平,完善安全管控体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做好风险评估与控制和应急管理工作,从而确保道路桥梁隧道施工的安全与质量,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张鑫.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安全管理措施探讨 [J]. 交通世界,2023 (12): 132-133.

[2] 王强,李华.基于风险评估的道路桥梁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研究 [J]. 公路交通科技 (应用技术版), 2022, 18 (8): 187-189.

[3] 刘悦.道路桥梁隧道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安全保障措施 [J]. 建筑技术开发,2021, 48 (15): 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