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解析AI 在智慧水务污水处理环节的应用成效

作者

姜宇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引言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污水处理技术面临运行效率低、能耗高、管理复杂等诸多挑战。智慧水务作为现代水务管理的新方向,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污水处理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AI 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有效提升污水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水平,优化运行参数,预防设备故障,降低运营成本。本文聚焦AI 在污水处理环节的应用成效,系统分析其在提高处理效率、降低能耗、智能运维等方面的实际价值,旨在为智慧水务技术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二、AI 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场景分析

2.1 智能感知系统构建

AI 技术提升了污水处理过程中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实时性。通过集成AI 算法的智能传感器系统,可对污水流量、COD、BOD、氨氮等关键指标进行高频率自动监测。相比传统监测方式,AI 感知系统能自动校正异常数据、排除干扰,提高数据质量。这为后续工艺调整与决策提供了高可信度的基础,显著改善了污水处理的实时反应能力和自动控制水平。

2.2 污水处理工艺智能优化

AI 技术通过对大量历史运行数据和实时数据的学习,构建出污水处理工艺的预测模型,实现动态调控。例如,使用神经网络对曝气量进行预测与调节,可以在确保处理效果的前提下降低能耗。专家系统和模糊逻辑控制亦被应用于生物处理过程,通过模拟工程师经验来实现精准控制,减少人为干预,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处理效率。

2.3 异常检测与故障预警系统

AI 在异常检测与预警方面表现出色。基于机器学习的模型能在设备出现早期故障信号时及时识别,并发出预警,有效防止系统故障扩大。例如,使用支持向量机(SVM)识别鼓风机振动异常,或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识别管网压力波动中的潜在隐患。与传统人工巡检相比,AI 预警系统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运维效率。

三、AI 在污水处理中的成效体现

3.1 提高处理效率与出水稳定性

AI 模型能够根据历史水质数据和实时传感器输入自动调节运行参数,从而显著提升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反应效率和出水水质稳定性。在生物处理阶段,AI 可动态判断反应时间、溶氧浓度和污泥负荷变化,自动调整曝气强度和时间,确保微生物活性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尤其是在应对高峰负荷或突发污染时,AI 预测机制可以提前预警并调整运行策略,避免出水超标,保障排放达标率。相比传统依赖人工判断和周期设定的方式,AI 决策更加灵活可靠,显著提高系统的智能响应能力和稳定运行水平。

3.2 降低运行成本与能耗

污水处理过程中能耗支出占比极高,其中曝气系统是最主要的能耗源。引入AI 后,系统可基于实时负荷情况智能判断供氧需求,并精准控制风机运转频率与氧气供应量,实现按需曝气,避免能源浪费。同时,AI 还能对药剂投加进行优化,在维持处理效果的前提下精确控制药量,降低化学药品成本。此外,通过对设备运行规律建模,AI 可合理安排启停策略,使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能效比最大化。综合多环节优化后,AI 助力污水处理厂实现节能降耗与运营成本控制的双重目标。

3.3 优化设备管理与智能运维

AI 通过对设备运行参数的持续学习与建模,可实现高效的设备健康管理与预测性维护。相比传统的周期性检修模式,AI 系统可依据设备的实时振动、电流、温度等数据动态判断设备状态,并预测故障发生时间。这一能力帮助管理者提前安排检修与配件准备,减少突发停机导致的运行中断和损失。同时,AI 还能对设备使用寿命进行评估,优化资产管理和更新计划。配合远程监控系统和移动终端,运维人员可实现跨区域、全天候的巡检和应急响应,极大地提升了运维效率和响应速度,推动污水处理系统运维向智能化转型。

四、AI 技术融合与智慧水务系统演进

4.1 AI 与大数据融合驱动精细化管理

AI 与大数据的融合为智慧水务注入了更强的分析和决策能力。在污水处理环节,大量来自传感器、SCADA 系统和历史记录的数据,通过 AI 算法进行建模分析,可揭示出水质变化的潜在规律与污染物迁移路径。管理者可依据分析结果制定更为细致的运行计划,如根据气候、节假日、用水量波动动态调整运行负荷。数据挖掘还可实现异常模式识别与操作流程优化,提升工艺控制的敏捷性与智能化水平。最终,AI 与大数据结合为污水处理带来了全流程、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以数据驱动决策”。

4.2 AI 与物联网集成实现远程智能控制

物联网(IoT)为 AI 系统提供了实时、全面的数据支撑,使智慧水务系统具备远程监控和自动控制的能力。在污水处理系统中,布设在各关键节点的 IoT 传感器将水质、水量、设备状态等数据实时上传至云平台,AI则通过数据分析判断系统运行状况,并发出控制指令,实现远程启停、参数调节及异常响应。例如,在城市污水管网溢流预警系统中,AI 可依据降雨预测和管网实时负荷自动调节排放策略,有效防止溢流污染事件。IoT与 AI 协同作用极大地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资源调配效率,使得跨区域、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运营成为现实。

4.3 AI 与数字孪生构建智慧水务新架构

数字孪生技术为污水处理系统提供了一个与现实高度同步的虚拟镜像平台,AI 作为其核心引擎,使得系统能进行实时模拟与预判。在数字孪生环境中,每一个设备、池体和流程都有其对应的虚拟模型,AI 通过持续学习现实运行数据优化模型准确性。当面对突发事件,如水质异常或设备失效时,AI 可在孪生系统中进行应急演练并评估不同处置策略的效果,帮助决策者选择最优响应路径。此外,数字孪生还可用于工艺优化模拟与新技术测试,降低实际试验风险。随着数字孪生平台与AI 的深度融合,智慧水务将实现真正的自主感知、智能预测与虚拟调控。

五、结论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水务污水处理环节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传统水处理行业正在向自动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方向全面迈进。通过智能感知、工艺优化、故障预警等手段,AI 显著提升了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效率、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与大数据、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也为智慧水务系统提供了更为灵活与高效的技术架构。未来,随着AI 算法能力的持续进化及数据资源的积累,其在污水处理领域的价值将进一步释放,并将在绿色发展和生态保护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边缘 AI 抄表器产品介绍——北京市智慧水务发展研究院[J].北京水务,2022,(03):12-13.

[2]李颜.深圳市污水零直排创建中的智慧水务系统设计与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25,(07):93-97.

[3]付文震,李天杭,郭鑫.建制镇污水处理智慧水务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5,(10):7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