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供应链协同视角下石油石化工程招标采购模式创新与建筑经济效率提升

作者

徐策

中国石油天津销售分公司 天津 300000

1.引言

石油石化工程作为资源密集型产业,其建设周期长、物资种类繁多、采购链条复杂,招标采购阶段易受协同滞后与信息孤岛影响,导致成本偏高与周期延误问题频发。工程总承包模式下的多主体协同需求推动招采环节向智能化、平台化方向变革,供应链协同管理成为提升建筑经济效率的关键变量。文章聚焦供应链协同在招标采购中的作用,系统梳理其对采购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技术路径,进而探讨基于协同优化的招采模式创新与经济效益提升机制,为下文展开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奠定基础。

2.供应链协同在招标采购中的作用

2.1 协同管理对采购效率的提升

在石油石化工程物资采购过程中,供应链协同管理依赖节点间的计划共享机制与任务执行同步机制实现资源调配最优化[1]。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与供应商基于统一数据平台开展物料需求预测、交货计划编排与发运路径协同,减少重复下单与资源浪费。采购流程中设置信息触发阈值用于异常响应联动,保障采购指令在关键工期节点前精准下达。任务协同模块支撑多角色并行作业与进度可视化管控,缩短响应时间,提升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准时交付率与采购闭环效率。

2.2 协同机制对成本控制的影响

构建基于全周期成本透明机制的供应链协同平台可实现定价数据动态比对、合同价格实时预警与多源报价自动择优。平台内嵌成本分解模型,对物资、运输、仓储与安装各环节进行费用拆解与责任归属标识,便于全过程动态监控与对比分析。节点单位间共建采购任务池并共享框架协议资源,有效提升集中议价能力与供应议程的稳定性。

3.招标采购模式创新路径

3.1 数字化技术与智能化采购模式

BIM 技术用于构建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物资清单与结构需求模型,驱动智能化采购计划的自动生成与调整。ERP 系统对接项目主数据与财务控制模块,实现预算关联下的采购审批与供应商绩效反馈[2]。区块链技术用于记录交易信息、防篡改合同条款与追踪履约状态,保障交易全过程可审计。各类系统协同运行构建智能寻源与自动比价机制,基于供应历史、交付能力与价格动态生成推荐供应商列表,实现采购路径优化与流程闭环控制。

下图 1 展示了石油石化工程中基于项目主数据驱动的数字化采购系统集成流程,涵盖BIM 建模、ERP 审批、智能比价与合同履约全过程。

图1:石油石化工程数字化采购系统集成框架图

3.2 跨部门与跨公司协同机制的构建

在 EPC 总承包模式下,构建以项目管理平台为核心的横向协同网络,使设计、采购、施工与监理部门共享工期节点与物资需求计划。基于供应链角色划分构建纵向联动机制,将关键供应商纳入统一计划体系,推动供应节点与施工节奏同步。系统内嵌任务触发规则与数据驱动预警模型,使上下游在关键工序、资源冲突与交货风险方面实现同步响应与协同处置,提升资源配置精度与响应一致性。

3.3 风险管控与合同管理创新

多维风险识别模型基于地理、财务、履约历史等维度对潜在风险进行量化评分,实现投标前预警与评估分级。合同执行平台嵌入关键节点验收控制点与阶段性履约评价机制,自动触发付款审批、履约变更与补偿条款管理。平台对接供应链计划系统与物流跟踪系统,构建合同执行全过程状态图,支持违约溯源与证据留存。动态合约结构支持工期延展、价格调整与任务重构,使风险管理与合同履约形成闭环。

4.建筑经济效率提升策略

4.1 通过供应链协同提升项目盈利能力

石油石化工程中的物资采购种类多、批量大、交付节奏密集,采购计划、物流调度与付款节奏需形成联动机制以控制现金流压力与运输成本[3]。基于供应链协同平台可实现施工节点反向驱动采购时间表,依据现场施工进度动态调整物料下单批次与运输批次,避免堆场积压与物资错配。物流调度系统结合施工区域排产计划优化配送路径与批次组配方式,减少车辆空载率与等待时长。付款节奏与交付完成度挂钩,采用阶段验收与分期结算方式降低预付款比例,缓解项目资金占用压力,进而提升项目毛利水平与资金使用效率。

4.2 采购模式创新对建筑项目周期的影响

采用模块化采购与预定制供应模式可显著减少现场安装前的物资等待时间。设计单位在设计初期完成标准构件参数的模块化建模,形成可快速比选的构件数据库,缩短采购计划编制周期。预制供应商根据 BIM 驱动的构件清单提前完成加工并与施工排程匹配,确保物资在节点前及时到场。采购平台基于自动触发机制向供应商下达生产指令,缩短审批与下单时间。

4.3 效率提升的实践案例与经验

在某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中,实施多节点协同采购平台后,各环节物资配置与交付效率显著提升。构建项目专属协同管理系统,打通设计、采购、仓储与施工单位之间的数据接口,统一物料编码、进度表与责任清单。调配资源采用交叉任务绑定机制,减少分包单位之间的重复申报与审批时延。平台中嵌入节点履约比对与物资验收电子签核功能,实现到货即验、结算即生成的即时处理路径。部分高频物资采用年度框架协议提前锁价,实现单价下浮与供货周期缩短的双重成效,项目总体施工周期压缩21 天。项目实施前后关键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

表1:典型石化工程实施协同采购前后关键指标对比表

协同采购平台实施后,三个关键阶段的物资到货周期平均缩短7 天,采购总成本平均降低93 万元,计划偏差控制在3 天以内。

5 结论

研究表明,石油石化工程中构建基于供应链协同的信息共享与任务联动机制可有效提升采购效率与准时交付率,数字化工具嵌入采购流程可实现自动寻源、闭环控制与成本压降,跨部门协同与合同履约系统增强资源配置稳定性与风险管控能力。协同采购模式在典型项目中表现出物资到货周期缩短、采购成本降低与工期偏差减少的综合效益,未来可结合行业特性推进平台标准化与场景深度融合。

参考文献

[1] 董浩然. 石油石化企业招标采购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现代营销,2024,(18):96-98.

[2]田永杰. 供应链协同视角的联合促销演化博弈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21,51(01):13-20.

[3]邹佳. 石油化工工程项目招标方法的改进[J].化工管理,2020,(16):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