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
郑乾艺
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引言 随着环保意识增强,绿色矿山理念成为矿业发展重要方向。矿山总图规划作为矿山开发关键环节,其优化对实现绿色矿山至关重要。传统规划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难以满足绿色矿山要求。因此,研究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路径,有助于提升矿山规划科学性,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一、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重要性
(一)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对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至关重要。在传统矿山规划中,可能存在资源开采布局不合理、开采顺序不科学等问题,导致部分资源被浪费。而通过优化研究,能精准规划开采区域和开采方式,最大程度提取有用资源。例如,合理规划采场和矿柱的尺寸与分布,可减少矿石损失率。同时,还能统筹考虑不同矿种、不同品质资源的开采,实现综合利用。这不仅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还延长了矿山服务年限,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保障,更符合国家对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推动矿业行业朝着绿色、高效的方向迈进。
(二)减少环境破坏,保护生态平衡
矿山开采往往会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破坏,如土地塌陷、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能有效减少这些环境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开采范围和开采强度,可以降低对土地的扰动,减少土地塌陷面积。同时,规划中会充分考虑生态修复措施,如设置边坡防护、植被恢复区域等。在开采过程中,科学规划运输路线和废石堆放场地,能减少粉尘污染和水土流失。
(三)保障安全生产,降低事故风险
安全生产是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对保障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合理的总图规划能确保开采过程中的通风、排水、运输等系统顺畅运行。例如,科学规划通风井和通风线路,能有效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降低瓦斯积聚等安全隐患。同时,优化开采顺序和作业面布局,能减少人员和设备在危险区域的暴露时间,降低冒顶、片帮等事故风险。
二、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存在问题
(一)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脱节
在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间存在明显脱节。目前,学术界对于绿色矿山理念下总图规划优化的理论研究较为丰富,涉及生态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等多个层面,但这些理论成果在实际矿山规划中难以有效落地。一方面,理论研究往往基于理想化的假设和模型,与矿山复杂的实际情况存在差距。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资源分布、周边环境等差异巨大,理论难以直接套用。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在实践过程中,缺乏将理论研究转化为具体规划方案的能力和动力,更倾向于采用传统、成熟的规划方法,导致绿色矿山理念下的总图规划优化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无法真正推动矿山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变。
(二)多目标协调难度大
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涉及多个目标,如资源最大化开采、生态环境最小化破坏、安全生产保障等,这些目标之间往往存在冲突和矛盾,协调难度极大。在追求资源高效开采时,可能会加大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而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可能又需要限制开采规模和方式,影响资源回收率。同时,安全生产要求也与资源开采和环境保护之间存在复杂的权衡关系。目前,在总图规划优化过程中,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多目标协调机制和评价方法,难以在各个目标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导致规划方案难以兼顾所有方面,无法真正实现绿色矿山的目标。
(三)技术手段和人才储备不足
实现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专业的人才储备。然而,当前在技术方面,一些关键技术如精准的地质勘探技术、智能化的矿山开采和规划技术等还不够成熟,无法满足绿色矿山规划的需求。这些技术的缺乏导致规划过程中数据不准确、方案不合理等问题。在人才方面,既懂矿山规划又熟悉绿色矿山理念的专业人才匮乏。
三、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路径
(一)强化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
要推动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强化理论研究与实际结合是关键路径。一方面,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加大对绿色矿山规划理论的研究力度,深入探讨生态保护、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等多目标在总图规划中的协同机制,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体系。另一方面,矿山企业要积极与科研机构合作,将理论研究引入实际规划中。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让理论更好地适应矿山的具体情况。例如,根据矿山的地质条件、资源分布和周边环境,对理论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规划方案既符合绿色矿山理念,又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同时,企业要及时反馈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为理论研究提供实践依据,形成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良性循环[1] 。
(二)构建多目标协同规划体系
构建多目标协同规划体系是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的重要路径。在规划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资源开采、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多个目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如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不同规划方案进行评估和优化,找到各个目标之间的最佳平衡点。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建立矿山总图规划的动态监测和调整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对规划方案进行优化,确保多目标协同实现[2] 。
(三)加强技术手段创新与人才培养
加强技术手段创新与人才培养是推动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的基础路径。在技术方面,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如高精度的地质勘探技术、智能化的矿山开采和规划技术、生态环境监测与修复技术等。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规划的精准度和科学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既懂矿山规划又熟悉绿色矿山理念的专业人才[3] 。此外,还可以通过引进外部优秀人才,充实矿山规划的人才队伍,为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
总结 基于绿色矿山理念的矿山总图规划优化研究路径,从理论研究结合实际、构建多目标协同体系、加强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三方面展开。这些路径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为矿山规划优化提供了全面指导。
参考文献:
[1] 赵新伟.绿色矿山理念下煤矿开采与可持续发展路径[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5(4):163-165.
[2] 钟媛,张晓玉,胡天笑.ESG理念下生态脆弱地区绿色矿山生态治理 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 37(1):85-87.DOI:10.3969/j.issn. 1674-263X.2024.01.028.
[3] 王茂丽,吾金索朗,万忠焱.严格生态保护理念下西藏绿色矿山勘查与开发演化发展过程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2024(00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