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导游职业内涵变迁与人才培养创新浅议

作者

李特

深圳市百事得导游服务有限公司 广东省深圳市 518000

一、引言

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其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游队伍的专业水平。导游作为旅游服务的关键环节,不仅承担着传播文化的使命,也直接影响着游客的旅游体验。随着文旅融合战略的持续推进及数智技术的普及,传统导游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系统性的创新。

二、导游职业内涵的变迁

导游职业依托大交通、旅行社及团队旅游而产生并发展。当下,交通领域持续变革发展,旅行社与导游间的联系不断弱化,团队旅游式微,导游职业环境大变,但旅游作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本质不会改变。旅游活动的存在决定了旅游服务的存在,且服务水平会随旅游需求的逐渐多元和品质提升而提高。

(一)新时代导游服务属综合型旅游服务

现阶段,旅游业已实现了向定制化的转型,导游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不再是传统向导、地接这般单一,而是逐渐向旅游综合管家、顾问等多元角色转变。以携程定制师为例,他们要精通旅游产品知识,善于和游客沟通维系关系,还要深度挖掘其需求,负责定制、策划销售,并做好接待、讲解及售后工作。可见,导游服务已向旅游产业链深度拓展。

(二)新时代导游服务呈现多元专业特性

现下,人们的旅游经验不断丰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逐渐加深,旅游需求更加多元与专业。传统的观光游不再是旅游的主流形式,乡村、红色、研学等细分专业市场成为旅游的主要趋势。这就要求导游具备跨专业的知识、技术能力以及组织游客积极参与的能力。此外,文旅融合的大趋势也提升了对导游专业素养的要求,现代化的导游必须从“杂家”变为“专家”。

(三)新时代导游服务系高品质旅游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消费格局的不断变化,旅游业持续升级并转型,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将激发出旅游更大的发展潜力,实现经济、生态、文化等的多方利益共赢。在这一过程中,导游应成为“民间大使”,积极传递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以“泰山娟姐”为例,她身为资深导游,借助抖音户外直播的形式打造个人品牌,弘扬泰山文化,并利用数字化技能提升自身技能,为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三、导游职业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存在短板

在导游职业领域,职业技能与文化素养方面的不足日益凸显。技能不足使得导游讲解浮于表面,游客难以获得高品质的文化体验[2]。比如,沟通表达能力欠佳,与游客互动效果大打折扣;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薄弱,会降低游客的满意度;文化素养欠缺,则会削弱游客的文化认同感。而且,在现有的培训模式下导游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更新相对滞后,难以跟上文旅融合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二)行业规则与市场秩序欠规范

导游行业规则与市场秩序维护面临重大挑战。其一,部分地区导游准入门槛过低,行业水准差异较大,无证导游、黑导游即使游客的权益受到损害,又抹黑了正牌导游的形象。其二,导游业薪酬福利机制存在漏洞,一些导游通过收受回扣等途径增加收入,导致强制游客消费等乱象频发。其三,行业监管乏力,惩处不到位,制约了导游职业和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游客需求多样化与个性化服务能力不足

近年来,游客的需求愈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的导游讲解和服务模式,而是期望获得更具针对性、深度和特色的旅游体验。但目前许多导游仍习惯于采用统一的讲解内容和方式,缺乏对不同游客群体兴趣点、知识背景和旅游目的的精准把握,难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致使游客旅游中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高。

(四)政策支持与保障体系待完善

在推进文旅融合的过程中,导游职业的发展常受到政策支持不到位和保障体系不完善的限制。具体表现为:政策扶持力度小,导游职业规划不

清晰且缺乏专项举措;地方政府过于注重硬件建设,忽视了导游队伍的组建和维护,导致导游劳动权益难以保障,工作缺乏稳定性,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不利于文旅融合的深入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促进导游职业发展的对策

(一)健全导游职业培训体系

随着游客需求日益多元,对导游职业知识技能的提升迫在眉睫。因此,旅游行业的发展亟须建立一系列涵盖文化、服务、数字化等多维度的规范的培训制度,助力导游对旅游地历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维护等知识进行学习与掌握,提升自身的文化讲解水平,为旅游产业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还应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的实践练习纳入培训内容,推动导游数字化转型的实现。培训方式要丰富多元,线上学习、现场实操、案例研讨等形式应协同开展,其中现场实操应以模拟场景和实战演练为主,锻炼导游的应变与沟通能力。

(二)提升旅游行业规范化水平

文旅融合不断深入的同时,导游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强化对旅游产业的规范化管理,提升其规范化水平成为破局的关键。运用多重举措提升旅游行业的规范化,有利于导游的知识技能提升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3]。首先,应严格导游准入,抬高从业门槛,采用专业考试与资格认证的形式筛选出合格的行业人才。其次,优化导游执业管理,以强硬手段严厉打击无证导游和黑导游现象,使行业秩序回归规范。最后,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公开导游职业行为信息,提升行业的透明度,获取游客的信任;同时在法律上对旅游行业内的法规政策进行细化,对违规行为严厉惩处,为旅游行业的有序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4]。

(三)强化个性化服务能力

其一,增设游客心理分析、个性化行程设计等培训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情景模拟,训练导游快速识别游客需求差异的能力,如针对家庭游客、老年团体、文化爱好者等设计差异化讲解方案。其二,建立游客反馈动态跟踪机制,将服务评价纳入导游考核体系,促使导游主动优化服务细节。其三,鼓励旅游企业开发智能服务工具,利用大数据分析为导游提供游客偏好提示,辅助其调整讲解策略。

(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政策扶持对导游行业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加大导游劳动权益保障力度,落实基本劳动权益与社会保险权益,提升职业稳定度,让导游无后顾之忧[5]。另一方面,政府搭建职业晋升平台,如开展“金牌导游”评选活动,对表现突出者给予激励,激发导游职业荣誉感。推动地方旅游管理机构与高校、科研单位合作,制定导游服务规章制度,研发实用辅助工具,促进导游职业发展创新。

五、结语

综上所述,导游职业内涵的变迁是技术进步、市场需求、文化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现阶段,导游人才的培养必须突破对传统模式的依赖,建立与行业需求相契合的创新体系。通过健全培养体系、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强化个性化服务能力、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措施培养兼具文化底蕴、数字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导游人才,为旅游行业提供人才支撑。

参考文献

[1]张荣娟.全域旅游背景下导游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5):71-74.

[2]武超,刘慧,潘雅淇.基于导游服务技能大赛的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探析[J].四川劳动保障,2025,(08):98-99.

[3]伍欣,易斌.新业态下导游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J].西部旅游,2024,(01):102-104.

[4]于海燕.高职院校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旅游纵览,2023,(05):64-66.

[5]李淑凤.文旅融合背景下导游人员素质的提高策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25,(15):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