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 技术赋能,五年级英语词汇三维沉浸式学习模式探索
叶金琳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小学
引言:语言运用离不开扎实的词汇基础,具体到英语学科当中,词汇量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指出,英语学习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和运用词汇,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进行有效沟通和表达的能力。教师借助 AR 技术构建小学英语词汇三维沉浸式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在近乎真实的语言情境中,结合 AR 技术的三维呈现、场景互动等功能,理解词汇含义、掌握词汇用法、提升词汇运用自信,充分感受英语词汇学习的实用性,在有效提升词汇能力的同时,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听读:捕捉音准,智启语言
英语词汇的学习与语音情境、口型动作密切相关,学生在具体的语音场景中感知发音细节、模仿口型动作,既能够帮助学生辨别语音差异,规范发音,也能帮助学生梳理同一词汇在不同语境中的发音或相似发音的词汇,提高词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结合五年级学生认知特点,运用 AR 技术,通过模拟发音场景、展示口型细节、比对实时发音,构建直观的、互动化的英语听音与发音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词汇学习能力。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2《A new student》为例,首先,教师借助 AR 技术扫描“ student” “ school” “ classroom” 等包含/u:和 /u/ 发音的词汇,展示虚拟人物发音时的口型特写:发“ student” 中/u:时,嘴唇收圆且突出,口腔肌肉紧张,发音时间较长;发“ school” 中 /μ/ 时,嘴唇同样收圆但程度稍小,发音相对短促;然后,同步展示两个发音的声波图,展示/u:和 /u/ 在音长、音强上的差异,并播放包含这些词汇的句子“ Welcometo our school.This is our new student.” ,标注出单词的重音位置,帮助学生感知句子中的语音节奏,辨别相似发音的差别,提高音准。最后,借助AR技术捕捉学生的发音口型和语音,帮助他们规范发音。
通过借助 AR 技术在模拟发音场景、展示口型细节、实时比对发音等方面的功能,为英语词汇的听音与发音教学提供场景支持、对比数据等,让学生在沉浸式的语音互动中提升语音感知能力和发音水平。
二、记忆:具象呈现,构建图谱
词汇的含义和现实场景相互呼应。结合小学五年级学生的具象化思维发展情况和生活经验,教师运用 AR 技术以教材词汇为基础,通过构建三维场景,打造出沉浸式、场景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充分激活学生联想、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词义,也能提高学生的词汇记忆能力,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 Unit3《Our animal friends》为例。首先,教师借助 AR 技术扫描课本上“ turtle” “ rabbit” “ fish” 等动物或插图,向学生展示栩栩如生的三维动物形象。学生通过数字技术“ 看” 到“ turtle”缓慢爬行,通过手势互动让它缩进壳里;观察“ rabbit” 竖起耳朵蹦跳的模样,听到它“ 咕咕” 的叫声;欣赏“ fish” 在水中游弋,摆尾、吐泡的细节。从动物的外形特征,如“ turtle” 坚硬的外壳、“ rabbit” 长长的耳朵,到它们的动作习性,“ fish” 靠鳍游动、“ rabbit” 用后腿跳跃,再到与词汇相关的典型场景,如“ turtle” 在沙滩上产卵、“ rabbit” 在草地上啃食青草等,让学生沉浸式地感知词汇所对应的事物,形成了深刻的具象认知和记忆。其次,教师借助 AR 技术激发学生的场景联想,提升他们学习英语的参与感。以五年级下册 Unit5《Helping our parents》的词汇学习为例,教师利用
AR 技术搭建“ 家庭场景” ,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 sweep the floor”“ wash the dishes” “ make the bed” 等短语。当学生点击“ sweep the floor”时,虚拟房间里会出现扫帚,学生通过模拟挥动的动作,看到地板上的灰尘被清扫干净;选择“ wash the dishes” ,出现一堆碗碟出现在虚拟水池中,学生做出搓洗的动作,碗碟就会变得洁净,学生在场景中接触词汇的具体形态、参与词汇互动。
在词汇记忆与积累教学中,教师借助 AR 技术的三维场景构建、联想激活和体验增强功能,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场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沉浸环境中提升词汇记忆效果。
三、书写:动态引导,规范范式
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英语字母的大小写规范、字母间距、单词在四线三格中的占位等,直接影响书面情况。教师借助AR 技术通过动态演示、实时追踪、智能纠错等功能,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书写学习场景,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书写范式。
以新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4《Hobbies》中的词汇“ hobby”“ reading” “ drawing” 为例。首先,教师借助 AR 技术扫描词汇,触发三维动态书写演示:虚拟手写笔在四线三格中逐步演示每个字母的起笔、运笔、收笔过程,如“ hobby” 中字母“
需从第一格顶端起笔,垂直向下至第三格底部,再向右上方倾斜至第二格中部;字母“ o” 则要在第二格内画圆形,确保上下与中线对齐。同时,系统会同步显示书写口诀,如“ 大写字母占上中,小写字母分清楚” ,并标注易错点,比如“ reading” 中“ d′′ 与“ b” 的区分、“ drawing” 中“ w” 的两笔连贯要求。接着,学生在 AR 交互平板上进行书写练习,系统实时追踪笔尖轨迹,生成动态书写路径图,并通过不同颜色标记提示书写问题,如,用红色标注正确起点、用绿色线条勾勒标准轮廓、用黄色辅助线显示间距范围等,帮助学生书写;最后,对比展示易出错、混淆的词汇,如构建“ write” 与“ right” 的对比书写场景:左侧展示“ write” 的书写过程,强调“ w” 的对称结构和“ t” 的出头长度;右侧演示“ right” 的书写,突出“ r” 的卷舌状起笔和“ gh” 的连笔技巧。学生通过切换查看、叠加比对,加深对形似词书写差异的认知。
通过 AR 技术在书写教学中的动态演示、实时追踪和智能纠错,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互动书写中规范字母形态、掌握单词结构,逐步形成准确、美观的书写习惯。
结语:
AR 技术赋能英语词汇三维沉浸式学习模式,通过协同设计听读、记忆、书写,将词汇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实践的具象体验,积极响应《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中“ 真实情境中学习运用词汇” 的要求,又契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协同发展学生的词汇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顾颖龄.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4,(26):137-139.
[2]吕艳.数字技术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融合的策略探析[J].宁夏教育,2024,(Z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