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教学路径探析
游江涛
福建省连江县东湖中学 350500
摘要:目前,在新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已然成为了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重要手段。这就需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同时,利用开放性、教育性更强的真实史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境还原-证据推理-意义生成各个环节中去,保证学生所具备的历史素养能够达到预期标准。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教学;路径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视野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逐渐成为严重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然而,教学方法单一、史料情境与现实关怀断裂等问题的出现,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厌学、抵触等消极情绪,还会致使史料教学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价值。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改视野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还要发展自身的批判性思维与能力,而史料教学作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能够利用多源史料的互证与冲突,还可以引导学生构建证据链意识。除此之外,在史料教学中,通过教师制定的质疑史料-验证史料-总结史料环节,不仅能够让学生的思维与能力更上一层楼,还可以助力学生从具象史料归纳到抽象规律推导的逻辑跃迁[1]。
(二)拓展学生视野
从当前现状来看,仅仅依靠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与史料难以助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更别提拓展学生的视野。而史料与非文字史料(汉代画像石、唐代壁画、明清外销瓷纹饰)的合理引用,既能够引导学生直观感知历史信息的原生状态与多样性,还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思维与想象力,在这种优秀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视野自然而言就会大大提升。
二、教学路径
(一)问题驱动,激发学习动力
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历史课堂教学时间内学习、掌握真实有效的史料,初中历史教师不仅要课前整理出有效的史料信息,还要重点结合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与实际学情,巧用梯度化更为清晰的问题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阅读史料、分析史料、总结史料等学习环节,助力学生形成知识建构与学习动机同频共振的格局。此外,在史料教学中,教师还应妙用具有矛盾性或悬疑性的原始史料作为认知锚点,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取知识点等方式,促使学生的历史素养能够稳步提升。
以《百家争鸣》为例,此节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儒家、道家、法家等代表的主要学说与宗旨,明确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深刻体会各家学派主张对后世的影响。在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出示战国铁农具与孟子“仁政”语录的图片,并利用物质进步为何催生“民贵君轻”的颠覆性思想问题制造争议,鼓励学生结合新课知识大胆发言,将自己内心中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随后,教师还应借助史料摘录中“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子》)引导学生运用关键词准确概括一下这两则材料的核心诉求有哪些本质差异,确保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各家学派的独特魅力。此外,教师还应借助开放性更强的问题:假如墨家学派“兼爱”成为战国主流思想,中国的历史进程会出现那种状况?让学生举手阐述,共同总结兼爱盛世下各个阶层的生活情况,有效从静态史料学习转变成动态的思维训练,保证学生所具备的史料素养能够达到预期标准[2]。
(二)活动设计,提高史教效果
现如今,要想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史料学习、分析、总结中去,仅仅依靠枯燥乏味的板书式教学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各种需求,这就需要教师敢于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重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与兴趣喜好,设计出趣味性、探讨性更强的史料教学活动,打破“以论代史”思维定式,让史料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掌握真实史料的重要阵地。
以《秦统一中国》为例,为引导学生了解秦朝完成统一的主要原因,明确秦始皇巩固统一实施的主要措施,锻炼学生的推理与问题分析能力,明确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学活动正式开展前,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将全班学生划分成各个小组,鼓励各个小组采用上网查阅、课外书籍阅读等方式搜集秦统一中国的重要战役(长平之战;巨鹿之战等 ),并采用历史剧演绎《朝会》(一名学生扮演秦始皇,小组另外的学生模仿大臣上奏)等方式,将新课内容演绎出来,随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新课知识,以思维导图、手抄报等方式将秦始皇为巩固江山统一实施的举措标明,并相互之间讨论假如你是秦始皇,你把权力放在谁手中比较放心呢?从文字、钱币、思想等层面体会秦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意义与深远影响[3]。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让初中历史教学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重要阵地,教师应紧跟教育改革的脚步,重新审视史料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价值,借助层层递进的问题与形式丰富的活动,跨越传统知识传授的范围,让学生逐渐成为历史素养更为优秀的初中生。
参考文献:
[1]马永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法的有效应用策略[J].女报, 2024(6):0139-0141.
[2]王晓侠.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史料的意义和思路[J].科学大众:智慧教育, 2023(2):0011-0012.
[3]张燕,白伟健.初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以《太平天国运动》教学为例[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3, 37(2):179-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