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环保政策下的市政工程管理措施
李正庭
成都成华城市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在新时期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的大背景下,市政工程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其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深入剖析环保政策对市政工程管理各环节的要求,从工程规划、施工过程、竣工验收以及运维阶段详细阐述应对策略,旨在实现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为市政工程行业适应新时代要求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环保政策;市政工程;管理措施;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日益增强。在此背景下,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政策法规,对市政工程建设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市政工程涵盖城市道路、桥梁、给排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众多领域,其建设过程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生态破坏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在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切实贯彻环保政策,优化市政工程管理措施,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关键课题。这不仅关系到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更关乎城市的长远发展与居民的生活福祉。
二、环保政策对市政工程管理的影响
(一)规划阶段的约束
新时期环保政策强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要求市政工程规划充分考虑城市生态格局。例如,在城市道路规划中,需避开生态敏感区,如湿地、自然保护区等,防止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同时,对于工程占地规模、土地利用效率也有严格规定,促使市政工程规划更加紧凑合理,减少不必要的土地占用,降低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扰动。
(二)施工过程的管控
环保政策对市政工程施工环节的监管愈发严格,涉及扬尘治理、噪声控制、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施工现场必须配备完善的扬尘防治设施,如洒水车、防尘网等,确保施工扬尘达标排放;严格限制施工时段,避免夜间施工噪声扰民;施工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防止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产生的建筑垃圾等固体废弃物要分类收集、妥善处置,严禁随意倾倒。
(三)竣工验收的标准提升
传统市政工程竣工验收主要关注工程质量、安全性等指标,如今环保指标成为重要考量内容。工程竣工后,需对其生态恢复情况、环保设施运行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估。例如,对于城市绿化工程,验收时不仅要看绿化面积是否达标,还要考察植物种类搭配是否合理,能否起到生态调节功能;污水处理厂竣工后,要检测处理后的水质是否稳定达到排放标准,确保工程切实发挥环保效益。
三、新时期市政工程管理面临的挑战
(一)环保理念融入困难
部分市政工程管理人员环保意识淡薄,仍习惯于传统工程管理思维,在工程决策、设计、施工等环节未能充分考虑环保因素。例如,在道路设计时,只注重交通流量需求,忽视了对周边植被、水系的保护,导致生态破坏。同时,由于缺乏系统性的环保培训,施工人员对环保措施的执行往往不到位,难以将环保理念贯穿工程全过程。
(二)技术与资金瓶颈
一些先进的环保施工技术和设备成本较高,如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虽然能减少施工现场建筑垃圾产生量、缩短工期,但初期投入大,令不少施工企业望而却步。此外,环保设施的建设与运维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如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营维护等,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市政工程环保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监管难度大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线长,施工环境复杂,给环保监管带来极大挑战。一方面,环保部门人力有限,难以实现对每个施工场地的实时监督;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存在侥幸心理,为降低成本,在环保措施落实上打折扣,甚至违规施工,而监管部门发现问题后处罚力度不够,难以形成有效震慑,导致环保政策执行不力。
(四)协调沟通不畅
市政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协作,如规划、建设、环保、交通等,各部门之间职责划分有时不够清晰,在落实环保政策过程中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例如,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水利部门负责河道清淤,建设部门负责河岸景观建设,环保部门负责水质监测,若沟通不畅,可能出现清淤污泥处置不当、景观建设破坏生态等问题,影响工程整体环保效果。
四、应对新时期市政工程管理挑战的措施
(一)强化环保理念宣传与培训
开展多层次培训活动,针对市政工程管理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不同群体,组织环保政策法规、绿色施工技术等专题培训,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与专业素养。例如,邀请环保专家举办讲座,解读最新环保政策,分析经典环保工程案例,让从业人员深刻认识环保的重要性。
在市政工程行业内广泛宣传环保理念,通过行业会议、报刊杂志、网络媒体等渠道,分享环保工程建设经验,表彰先进环保示范项目,营造浓厚的环保氛围,促使企业主动将环保理念融入工程管理实践。
(二)突破技术与资金困境
政府加大对市政工程环保技术研发的扶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基金,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攻克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低噪声施工设备研发等关键技术难题,降低环保技术应用成本。例如,对研发成功并推广应用的环保新技术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奖励。
创新资金筹集模式,除政府财政投入外,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工程环保项目建设。采用 PPP(公私合营)模式,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环保基础设施,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保障项目资金需求,提高工程环保设施建设与运维水平。
(三)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环保监管体系,环保部门联合建设、城管等相关部门,形成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巡查频次与深度。利用无人机、在线监测设备等科技手段,实现对扬尘、噪声、污水排放等环保指标的实时远程监控,及时发现并查处违规行为。
加大处罚力度,对违反环保政策的市政工程施工单位依法依规从重处罚,除经济罚款外,可采取信用扣分、限制市场准入等措施,提高违法成本,促使施工单位严格遵守环保规定。
(四)优化协调沟通机制
明确各部门在市政工程建设中的环保职责,建立跨部门协调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重大环保问题。例如,在城市公园建设项目中,通过联席会议统一规划设计方案,确保绿化、水系、游乐设施等建设符合环保要求,避免部门间冲突。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工程信息、环保监测数据等实时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如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市政工程环保管理信息系统,各部门可随时查询工程进度、环保措施落实情况,便于协同工作,保障工程顺利推进。
五、结论
新时期环保政策为市政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变革与挑战,要求市政工程从规划、施工到运维各个阶段都要将环保理念贯穿始终。尽管当前面临诸多困难,但通过强化环保理念、突破技术资金瓶颈、加强监管以及优化协调沟通等一系列措施,市政工程管理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建设目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葛美兰.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10):128-130.DOI:10.19569/j.cnki.cn119313/tu.202310043.
[2]李云霞.市政工程施工中节能绿色环保技术探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3):73-75.DOI:10.13616/j.cnki.gcjsysj.2022.02.020.
[3]黄晓辉.新时期环保政策下的市政工程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23):176-177.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0.23.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