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基于STEAM理念的小学科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作者

王李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西太湖外国语学校

引言:根据最新的小学科学课程规范,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的科学修养,以此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执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科学研究的教导,同时也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协助学生达到高效的知识掌握。STEM 教育观念的交易模式应运而生,其主旨在于推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个领域的有机结合,从而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才能。在 STEM 的背景下,科学老师可以组织科学的教育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创新思维。因此,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在 STEM 的框架下,实施小学科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教学。

一、STEAM 教育的核心

美国的格雷特²亚克门,根据新世纪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以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作为基石,把人文艺术引入到科学和艺术之中,并且提出了 STEAM(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的教育观点,从而形成了 STEAM 的教育体系。STEAM 的教育是以数学为根基,运用多元化的手段,通过科学与艺术来阐释科学与技术,将各种分散且独立的学科进行融合,消除学科间的隔阂,引领学生从各种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学科之间的关联。通过科学知识来认识世界,通过工程技术来改变世界,通过人文艺术来丰富世界,同时优化、理解和应用科学技术。STEAM 教育在学习方法上主张项目式学习,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构建问题场景,激励学生按照能力水平进行协同探索,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项目活动和问题学习这两种途径,STEAM 教育指导学生在创新的学习活动中进行“做什么”“为什么”“谁来做”“怎么做”的跨领域综合思考,以此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协作实践技巧。

二、基于 STEAM 理念的小学科学与艺术跨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一)采用艺术方式,将抽象科学知识形象化

STEAM 的诞生源于 STEM,这也凸显了艺术的关键作用。所以,在STEAM 的思想引领下,科学老师应该全面地思考和整合艺术元素。伴随着新的教学标准的推行,小学科学教育正逐步走向全面性和多元化的路径。多元化的教学就是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把各个学科的知识巧妙地整合,以便让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有更深入地领悟与运用。最初,多元化的教学可以推动各个学科的交叉整合。通常,一个专业的课堂教育主要集中于一个学科的知识和技巧的培养,很少考虑到各个专业的相互关联。然而,跨领域的课堂教育可以使各个专业的知识与技巧融为一体,使得学生在处理真实问题时可以应用多个专业的知识。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只需要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然而,跨领域的教育方式则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全面能力。通常,科学的内容往往过于抽象和乏味,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理解起来也变得更加艰难。为了处理前面的难题,老师们可以思索运用艺术手法去阐释那些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这样能够使它们更直观、更明确,从而帮助学生们更轻松地领会和掌握。根据 STEAM 的教育思想,将艺术和科学结合到小学课堂中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且能够塑造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和运用科学的意识。另外,将抽象科学知识形象化也可以增强学生对美的理解、鉴赏和掌握,并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理念。

(二)小学科学与音乐融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科学根本在于主动求索,小学科学老师应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探索活动,使他们亲自参与到科学研究的步骤中,借此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音乐不仅能够塑造人的情感,还能带给人愉快的体验。仅依赖于传统的小学科学课程方法很难引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但是,如果老师能够把科学的理论和音乐相结合,就能够鼓励学生们积极地借助音乐去探索和理解科学。另外,小学科学老师也能利用音乐来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团队协作精神。比如,当学生们在探索“动物与植物”这一主题时,小学科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大家都熟知的“动物与植物”的旋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掌握动物的类型,能够正确判别动物属于哪一类;知道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特点,能区分木本和草本植物。在学生渐渐适应了课程环境后,老师再次向学生讲解了小鸡、猴子、小羊、鸵鸟等动物和它们的母亲的差异和关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根据动物的发展特性,按照团队的形式创作儿歌的热情。在注意到学生有些疲倦的情况下,教师会引导学生一同使用关于观察细胞的重要词汇来创作歌曲。

(三)与美术学科进行融合,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虽然科学和美术的学科似乎没有任何联系,但只要教师能够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就能找出两者之间的关联知识点,并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有效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对于小学生来说,科学知识的专业性较高,因此,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可以采用美术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生动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从而提升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质量。举《玩转小水轮》为实例,在授课期间,老师能够指导学生回顾他们先前在课堂上掌握小水轮转动的快慢与水量的大小,水位的高低有关等主题。借助这些理论,当开展“玩转小水轮”这一主题的教育活动时,老师能够把这个活动当作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平台,鼓励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去创造性地思考和探索,然后利用绘画技巧展示小水轮的设计蓝图。在设计蓝图上的每一个部分都要注明它们的名字和实用性。为了提升这次教学的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要求他们用不同大小的水量或不同高低的水位冲击小水轮,运用比较法,发现影响小水轮转动快慢的因素。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教学,学生的知识掌握得到了有效地验证,同时也能通过美术绘画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学生的想象力的培养也有着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结语:STEAM 教育的理念和新的课程标准中的小学科学教育相吻合,可以引领小学科学的优质教学,实现课程的预期目标。所以,当 STEAM教育与小学科学教育互补时,科学老师能够利用各种途径,在 STEAM 教育的引领下去寻找新的教学方法,根据真实的问题来策划跨领域的项目活动,并根据各种课程内容、各种学生的需求,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以便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将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以真实的问题为基础,运用艺术的手法,借助工程实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工程、艺术以及数学等多领域的整合。科学老师还可以通过训练学生的多元化思考,增强学生的研究与实践技巧,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考,帮助学生熟练运用科学的基本原则,从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科学知识来处理日常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玲.基于 STEM 教育视野下的小学科学课堂的跨学科融合[J].学苑教育,2022(36): 32-33+36 .

[2]于宏爽.基于 STEM 的小学科学教学研究[J].智力,2021(21):9-10.

[3]袁洋.“融”进活水“合”成素养——浅谈科学课跨学科融合的有效途径[J].小学教学研究,2021(10): :76-7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