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加强初中生数学审题教学,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作者

颜薇薇

江苏省宿迁青华中学

一、当前初中学生审题能力的普遍问题

当前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审题能力不足的问题。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对题目的要求理解不够深入,容易偏离题意或者陷入思维误区,导致答案偏离正确路径。部分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缺乏耐心,急于追求速度而忽略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造成解题偏差。另外,一些学生在审题过程中缺乏系统性,缺乏整体把握问题的能力,容易在解题中出现错位或者遗漏的情况。再者,有的学生对于题目中复杂信息的处理能力较弱,缺乏归纳总结的能力,导致解题效率低下,甚至出现无从下手的情况。当前初中学生的审题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对题目要求理解不深、缺乏耐心、缺乏系统性和缺乏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数学学习效果,需要针对性地进行有效的提升和培养。

二、策略

1.指导学生多多观察,选择题目进行审题训练

在我国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背景下,数学的出题内容和出题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很多题目都是以图片+文字的方式展现给学生们的。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进行更多的观察,对学生们的观察能力进行培养。当然,观察的过程是需要有序进行的,首先要将题目中的各项已知条件进行排列,然后对其中所显示出的数量关系进行罗列和分析,这样就能够使整个题目变得清晰明了,有利于学生们对题目的分析和解答。在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目的明确,使学生们对于其中有解题价值的信息能够简单明了,久而久之,在这样的审题训练中就能够使学生们的观察能力更加敏锐。特别是对于一些图文结合的数学题目,必须要让学生们更加仔细地进行观察,不能放过图片或者表格中的任何信息,这样才能提高学生们的解题效率。

2.培养学生数学审题习惯,发展其思维能力

审题本质上而言是考查学生对信息的处理与把握,最终以某种特定方式呈现自己的思路。它既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当前,初中生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会审题、不认真审题。围绕这几点,一方面要找到其共性,另一方面,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为其留够充足的思考空间与想象空间,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数学题目大多以文字或图片方式阐述,审题过程也就是阅读题干内容,从图片或文字中找到有利信息,实现数学语言的相连,深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正确地审题技巧不仅能优化学生思考模式,还能降低其出错率。此外,教师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杜绝经验主义做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促进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例如,初中数学《二次函数》中,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已知函数 y= (k-3)x²+2x+1 的图像经过 x 轴,求k 的取值范围。”首先,学生在审题时,应找准关键词,分析“函数”的有关概念,采用分类讨论等方法解答此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很快联系之前所学知识,根据方程根判别式及二次函数的基本概念等内容解答。由此可见,具体的审题教学中,应要求学生深入分析题目,找到关键词,并不断提高自身阅读能力。

3.关注审题策略的指导,帮助学生反思

掌握一定的审题策略是提高审题效率的关键。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审题策略,并对策略的运用进行反思,优化策略,内化为自己的审题能力。常见的审题策略有表格策略、图示策略、类比策略、特殊值策略等。

如在学习“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表格策略,列出头和脚的数量关系,整理题干信息;在学习“年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轴形象地表示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在学习“容斥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类比方法,将抽象的集合问题转化为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学习“最值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用特殊值验证一般结论.这些审题策略使得审题过程条理化、形象化,有助于化解审题障碍。在传授策略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反思策略的优缺点,评估策略的适用性。如在使用列表策略整理信息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列表的方式是否直观?是否便于寻找规律?在运用图示分析问题后,让学生评价一下图示在厘清数量关系方面的作用。通过及时的反思,学生对策略的理解将更加深刻,运用策略的灵活性也会大大提高.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总结和分享自己的审题经验,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4.举一反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审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可以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素养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问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问题的表面意义,还要深入分析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数学规律,并通过类比、推理等方式来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和总结,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素养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差异化教学,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的挑战和指导,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举一反三,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审题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因此,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通过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帮助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数学人才。

结语

总之,在数学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需要注重优化自己的引导方式,让初中生从多个角度提升自己 对数学题目的理解。其中,数学教师需要注重结合初中生的个人情况,让他们有意识的构建数学模型,帮助自己理 学题目。此外,还需要教师通过生活化的例子,帮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借此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进而愿意认真审视数学题目。

参考文献

[1]倪鸿儒.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7):107-109.

[2]陈宝平.新课改下初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12):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