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论叙事教学法在眼科护理教学中的的魅力

作者

李志英

同济医院 眼科

1.引言

护理的本质是对人性的关怀与照护[1-2],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更需要他们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对患者身心整体状况的敏锐洞察力。为此诞生了叙事医学,它引导我们倾听、理解和讲述患者的故事,帮助我们深入理解患者的需求、情感和体验,从而提升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本文将结合我院开展的第24 届护理师资培训-叙事教学法的魅力经历,通过分享一个眼眶肿物的案例,探讨叙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的重要性及其带来的感悟。

2.案例背景(床边三分钟真实案例-将所学应用于临床)

2.1 患者背景

患者杨先生,外省患者 56 岁,因“左眼眶肿物”入院。患者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无其他慢性疾病史。门诊完善检查后,以“左眼眶肿物”5.24 号收入。杨先生 5.26 号在全麻下行左眼眶肿物切除 + 眶隔整复 + 眼轮匝肌整形+任意皮瓣成形术,术后恢复可,在 5.29 号这天李护士的中班发现杨先生闷闷不乐,为他治疗时也爱答不理,有点想发脾气。

2.2 护理过程

2.2.1 倾听与共情

小李护士观察到了杨先生的不开心,轻轻的走到杨先生的床边,拍了拍他的肩膀,问到,笑着对杨先生说“杨叔叔,您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可以和我讲讲吗?说出来我也可以帮您呀,让不开心走开”杨先生紧皱眉头看了看我,回道:“说了你也帮我解决不了”李护士语气温和的回他“要不试一试,万一说出来,你会舒服一些呢”于是杨先生说到“李护士,我的眼睛手术做了,身边的病友换了一批又一批,我这术后出血也多,都观察几天了,钱已经花了 4 万多了,家里还有孩子上学,我都愁死了”

2.2.2 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

根据杨先生的情况,李护士先是感谢杨先生对她的信任,然后给他解释了为什么他的疾病需要住这么久,讲了一个开眶手术患者回家后出血的案列,回家出血处理不及时会影响视力的恢复,也可能危及生命,告诉杨先生术后住院观察的必要性,也告知杨先生术后就只有一天两次的输液和输液后监测血糖的费用,每天的费用没有很多,告知他手术费和治疗费会报销一部分,多的费用会返给他,将他所担忧的解释清楚,同时也让家属陪在他身边,安慰他,告诉他,每个人都希望他康复,术后光明机会出现。

2.2.3 叙事交流与反思

在护理过程中,李护士与杨先生进行叙事交流,鼓励他讲述自己在术后的担忧和不开心,李护士认真倾听,并与杨先生一起分析这些感受和想法,帮助他缓解焦虑和担忧。同时,李护士也会讲述自己在护理其他类似患者时的经验和故事,让杨先生理解住院观察的必要性 ,解释了术后费用的情况和医保可以报销的情况,让杨先生不用担心费用的问题。在护理工作结束后,小李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了反思,总结了在与杨先生沟通和护理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运用叙事护理的方法,提高护理质量。

3 护理效果

经过细心的观察和耐心地安解释宽慰 ,杨先生住院期间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情绪冲突,在之后的恢复过程中杨先生康复出院,他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也明显减轻。

4 学习叙事教学法的魅力后的感悟

4.1 向下扎根:扎根于叙事教学法的前提先学习叙事滋养自己

所谓教人先教己,带教老师的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是带好临床护理实习生的基础,要发挥榜样作用[3]。我院是一个着重关注护理人员成长的医院,在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可以通过晚间学习去观摩优秀的科室用情景演练的形式重现人文关怀的场景,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提升自己的情感共鸣能力;在护理部胡主任的推动下开展了人文关怀之“床边三分钟”,通过这样零距离与患者心灵之间的故事交流,锻炼了自己的叙事表达能力;在李莉护士长的积极推动下从二月份开展了湖北医药学院陈红平教授的慕课《中华叙事护理慕课 365》,到现在已经坚持学习了 95 天了,慕课里有儿科护理中的童话叙事技巧,有多学科团队的故事共享机制,有临终关怀中的遗愿故事,等等场景学会了沟通的技巧,教收获颇多,滋养了自己,用打卡的形式,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通过这些学习的方式,让自己掌握了叙事教学的三大核心技巧即:情感的共鸣能力、叙事表达能力、沟通技巧。

4.2 向上开花:护理教育中的叙事教学的价值与成果

深化医学认知:从“疾病”到“人”的视角转变突破技术至上的局限,建立“生物-心理-社会”的整体医学观。理解疾病的叙事本质,叙事是叙述者叙述自己的经历、故事的行为,通过倾听和解读故事,可以更精准地捕捉诊断线索[4]。提升医患沟通,建立共情与信任的桥梁,通过角色扮演、阅读文学作品等,让学习者带入患者视角,自然流露出对患者的关怀,良好的护理体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的康复,就像花朵在适宜的环境中能够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5 感悟

《师说》所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临床护理教育也是任重而道远,为此在以后的临床带教中要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通过此次的护理师资培训经历,让自己有了更深的觉醒,为师者须以实践为基础,先将自己的基础打牢,再用心去浇灌种子,让种子生根发芽,临床中会遇到不同性格的学生,也会遇到不同的冲突场景,这就需要我们应用个性化的叙事教学法去教育学生去处理冲突。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教学质量,保证每一名学员都能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 李静,陈利颖,李雅雪.基础护理实训叙事教育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J]全科护理,18(25):3413-3415.

[2]陈瑜.护理专业大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现况调查与干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7

[3]杨晓霖.中国叙事医学体系构建共识[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3,36(11):1177-1179.

[4]黄琼蕾,赵晓婷,宋江艳,等.课程思政浸润式叙事教学模式在实习前护生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4(24)11:926-930.DIO:10.3969/j.issn.1671-315x.2024.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