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
杨小瑞
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樱桃郭学校 462600
前言
伴随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及“立德树人”重要任务明确,学科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模式已成为教育改革指向重要方向,初中阶段作为学生“三观”形成关键时期,英语学科承担职责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要充分发挥其在文化育人及价值引领方面重要功能,把思政教育融入初中英语教学时能助学生更好理解中西文化差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且培养家国情怀及国际视野,与此同时这对教师教学理念、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等方面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故而探索让思政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渗透方式以提升学生综合学科素养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具十分重要意义。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不断深入的现今时代,对于学生来说,初中阶段乃是其价值观得以形成的至关重要的时期。在此阶段的英语教学,所承担的任务并非仅仅局限于传授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培养相关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肩负着育人的重大使命。思政教育能够发挥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而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之中,无疑是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极为重要的途径。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考量,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极易受到多种多样思想的影响。在英语学习的过程当中对其渗透思政教育,能够使得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接受积极思想的熏陶,进而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以及道德修养水平,以此实现学科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对于初中英语教材,教师需深入展开钻研,要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挖掘,并使其与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达成紧密结合。在设计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思政教育和语言教学的自然融合,坚决避免生硬的灌输情况出现。
就拿八年级上册Unit 4《Our world》来举例说明,当开展有关世界风貌的课文教学时,在导入环节,可通过展示各国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的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西的热带雨林等等,以此营造出多元世界的氛围,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在讲解课文内容期间,要引导学生针对不同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特色与价值展开探讨,比如中国传统礼仪所体现出来的和谐理念、欧美国家环保举措所彰显的生态意识等,如此一来,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各文化所具备的独特性与共通性,进而培养起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态度。而到了课堂活动环节,则要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展开主题讨论,让学生用英语分享自己眼中世界的美好之处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保护濒危物种、怎样促进跨文化交流等等,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全球视野和责任担当,同时促使其英语沟通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兴趣的显著提升可通过多样化教学方法得以实现,思政教育的高效开展亦能借此得以助力。对于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讨论法等,教师可灵活加以运用,从而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得学生在语言学习进程里能够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
就九年级上册 Unit 2《Saving the Earth》有关环境保护的课文教学而言,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可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视频来达成,借此创设出河流被污染、垃圾堆积如山、空气浑浊不堪的情境,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进而触动其心灵。在此之后,小组讨论的组织可结合课文中“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这句话来开展,引导学生对如何保护环境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学生们会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提出诸如随手关灯、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等一系列具体的环保措施。而教师则可在恰当的时机加以引导,以此深化学生对环保重要性的理解,对其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加以培养,最终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达成思政教育的目标。
(三)结合生活实际,拓展思政教育的内容
与生活紧密相连这一特点可被英语教学充分利用起来,借助结合生活实际的方式对思政教育内容予以拓展,从而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下学习英语的同时,也能接受思政方面的熏陶。
在完成八年级上册Unit 3《Our Hobbies》里有关诚信内容的课文教学之后,可开展相应课堂活动。让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诚信故事,像同学拾金不昧、商家诚信经营这类情况;或者组织学生对在生活里怎样做到诚信展开讨论,比如考试不作弊、答应的事必定做到等方面。凭借这些活动,使诚信理念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促使其道德修养得以提升。除此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加以关注,诸如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方面。就以食品安全为例来说,结合相关新闻报道,组织学生运用英语对食品安全问题所带来的危害以及应对的方法进行讨论,比如说出“Food safety isvery important. We should choose food carefully.”这样的话语,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达到拓宽思政教育维度的目的。
(四)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巩固思政教育成果
课堂教学有着有力的延伸与补充形式,那便是课外活动,而丰富多样的这类活动能够对思政教育成果起到有效的巩固作用。比如教师可对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加以组织,使得学生能在活动进程里对英语知识予以运用,进而实现思政教育体验的深化。
在开展英语演讲比赛之际,要确定和思政教育紧密相关的主题,像“我爱我的祖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这类便是。就以“我爱我的祖国”来说,学生围绕该主题去准备演讲内容,在此过程中对祖国的历史文化、发展成就展开深入了解,于撰写演讲稿以及演讲的具体环节里,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得以增强,同时英语表达能力也获得提升。
结语
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初中英语教学当中,这属于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范畴。思政教育和英语教学二者的融合,不但让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使其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以及全球视野得以增强。
参考文献:
[1]林斌.基于核心素养简析初中英语德育渗透实践[J].校园英语,2021(51):145-146.
[2]初中英语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研究[C]//.2021 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七).2021:122-124.
注:本文系2024 年度漯河市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实践研究》(LHKT20241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