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域下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
肖春燕
苏州宏策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江苏苏州 215000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不断丰富,除了企业经营管理投入的员工薪资、费用产品生产费用、销售费用之外,还增加了产品运输费用等,这给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加重了工作负担。而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将多元成本数据进行整合和智能化处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质量。然而,如何应用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还需进一步展开探究。
一、大数据与成本核算概述
(一)大数据
大数据作为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下的产物,需要基于一定资源整合和技术加工形成数据基础。当下互联网当中每时每刻都会产生难以计量的数据信息,而大数据指的是这些信息资料的集合体[1]。因此,大数据的显著特征则是信息数据基数庞大。此外,大数据还具有数据类型多样、数据增长速度快、数据价值显著的特点。
随着大数据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越来越广泛,在大数据视域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可以通过获取真实的大数据信息来实现决策和获取效益。因此,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也可以在大数据时代获得更多发展优势。
(二)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基础,通过核算并获取相应的报告,可以指导企业进行决策和成本资源的分配。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主要指的是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生产环节和管理环节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核实与计算。企业成本核算内容涉及到实际工作期间的总成本核算;各部门、各环节所产生的主体类费用(如企业员工在业务活动中所产生的为企业生产经营所服务的个人费用);企业生产资料转移费用等[2]。在进行成本核算时,企业会计工作人员需要针对成本运行数据进行获取与整合,继而采取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计算与分析,为后续企业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二、大数据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一)成本核算准确度提升
在新时期下,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内容不断变化,需要企业优化和拓展会计核算的实际范围,确保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活动都能够全面反映在核算报告中。然而会计成本核算范围的扩大对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人员如何针对企业的经营和服务类型进行持续追踪并确定实际核算范围,如何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是重要的工作内容和挑战。而应用大数据和先进的技术,可以实现对成本核算相关数据的信息化处理,企业通过构建统一的会计成本核算平台,针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收集、储存和分析,有助于提高成本核算准确度[3]。同时基于大数据技术,企业也会优化成本核算方式和流程,使得成本核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二)为成本控制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在大数据视域下,通过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能确保成本控制所依靠的数据信息是有效的。换句话来说,大数据在企业成本控制当中应用,能为工作人员提供信息数据支撑,为企业实际经营发展带来有价值的参考。具体来讲,企业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报告或者动态的监测系统明确成本控制过程中存在的疏忽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成本控制策略,提高成本控制工作质量。此外,也可以将成本控制的真实案例储存到数据库当中,为企业后续成本控制及内部工作人员提供借鉴,使其少走弯路。
(三)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当中,有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水平。目前,企业的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工作较为复杂,对于数据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减少数据核算的人工错误率,降低成本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企业成本核算与控制获取更大的经营效益。动态的成本核算报表能及时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当中产品的成本结构信息和变化趋势,指导企业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成本控制和发展策略。
三、大数据视域下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策略
(一)成本核算策略
1.选择更精细的成本核算方法
以往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进行成本核算多采用分步法、分类法、分批法以及品种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可以针对企业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计算,但是在使用时有一定的范围局限。在大数据视阈下企业可以针对自身产品、服务等经营管理成本进行全面的核算,结合企业定位和实际工作需求,选择更精细的成本核算方法,即ABC 成本核算法(见图1)。该种方法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当中所形成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一视同仁,从而帮助企业获取更全面和准确的成本核算信息。ABC 成本法指的是企业将会计成本核算与成本管控相结合,实现对企业产品生产以及服务提供所产生的资源消耗与成本消耗统计,指导企业的成本控制[4]。既拓展了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范围,也能确保成本控制工作人员明确企业产品或服务所产生的成本信息和决策数据,提高成本控制决策的决性和准确性。
图 1 ABC 成本法

此外,企业会计核算工作人员可以积极利用大数据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对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的精确分类(见表1),优化ABC 成本核算方法。
表1 间接成本和直接成本

2.成本数据整合与管理
在现代化社会,企业经营与发展会产生大量的核算信息数据,这是因为企业在进行会计成本核算时,接触的核算对象更加丰富。除了采购部门、生产部门之外,还包括技术研发部门等。为了提升核算数据收集的全面性和企业成本核算管理的有效性,企业需要摆脱传统的成本信息整合与管理模式,针对数据整合与管理设置精细化的流程(见表2)。
表2 数据整合与管理的精细化流程

企业还需要应用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构建内部成本核算数据管理系统平台,确保核算对象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共享成本核算数据信息。通过该平台可实现对企业,产品以及各项服务所产生的成本进行实时追踪,动态获取企业成本核算数据信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平台获取信息,降低人工获取数据的出错率,分担人员工作量,降低企业会计成本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此外,在大数据时代,除了企业内部的数据外,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供应链数据和客户数据等,这些数据都与成本核算联系紧密,通过数据管理系统平台可针对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将各类核算数据进行格式化设置,形成统一的成本核算体系。即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分析,提高成本核算数据的管理效率。此外,针对一些能够凸显企业成本控制问题的关键数据进行提取,出现频次越高则证明风险系数越大,企业可利用数据管理系统平台,针对这类数据进行重点监控和管理分析,为后续成本控制奠定基础。
3.成本核算智能化
目前,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更加复杂,单独依靠员工无法展开精细化的核算工作,这使得企业成本核算工作平以保证。在大数据视域下,企业顺从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成本核算的智能化发展,能够全面把握成本核算对象和核算内容,提高实际工作效果。对此,企业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构建起会计成本核算模型。在模型当中输入基本的核算流程与内容,人工智能算法则在持续学习过程当中,不断优化和改进成本核算流程与内容。以产品成本核算为例,企业产品成本的内容主要包括设计成本、生产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等,而在人工智能算法的支持下,成本核算模型会不断拓展成本核算的对象和内容,产品成本核算内容会增加运输成本、客户反馈成本、成本未来趋势和成本异常等类别。例如,识别出生产和采购成本存在异常,会给予成本核算人员相应的建议(优化生产流程和采购方法等)。
(二)成本控制策略
1.成本控制全程化
成本控制涉及到对日常成本核算等动态信息的应用,从而实现资金的合理分配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在大数据视域下,成本控制实现全程化控制需要针对日常成本控制的关键点、风险点以及责任点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对此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实现事前、事中、事后的成本控制。在事前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所产生的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为事中成本控制提供依据。针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后,设置总体成本控制目标。基于总目标将各部门的成本控制责任和内容进行细化。例如,生产部门需要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实现成本有效控制;财务部门则需要针对成本核算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探寻企业成本超支的原因;销售部门则需要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把握市场目标客户群体的真实需求和购买习惯与偏好等,优化销售渠道和路径,节约销售费用;物流部门则需要结合自动化监控技术明确运输过程当中所产生的异常成本,并制定最优的运输路线以提高费用使用效果。
2.构建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
大数据视域下,企业需要依靠更多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如大数据技术、机器学习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对企业不同成本控制风险类型的识别和精准定位[5]。对此,企业应当构建动态化的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通过各部门成本数据信息来源收集成本使用行为数据等,有效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成本控制风险,确保在成本异常的情况下企业可以灵活应对。通过深入探索企业各环节成本控制的关键点,可了解其各部门成本控制责任动态、风险部位等,将风险按照成本控制要求和危害等级进行分类,为成本控制差异核算、成本控制效果评价等工作提供数据。此外,通过获取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工作流程以及系统操作信息等,发现其中的异常。通过机器学习算法根据已经识别出的风险类型进行拓展,从而发现新的风险类型,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成本控制效果。
在成本控制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还应当建立预警系统,该系统有助于在企业成本风险管理期间提高风险信息反馈的速度和响应速度。构建系统的简要流程包括识别风险类型,针对风险数据进行收集以及格式化操作,从数据当中获取风险的显著特征并进行标注,最后构建风险评估体系。在风险评估体系的支持下,成本控制工作人员可以获取以往工作当中的成功案例或失败案例,进行重大风险信息的采集和风险优化策略的制定,有助于为企业成本控制带来更多前瞻性的指导意见。在基于众多成本控制案例进行研究后,结合成本控制工作的实际需求构建风险指标,将相关指标输入到预警系统当中。当预警系统监测到企业实际环境当中的成本控制风险会发出预警提示。成本控制工作人员接到提示后,则与管理者以及企业领导者进行成本控制策略的制定,提高成本控制风险应对的及时性。
四、结语
综上,在大数据视域下,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控制应用大数据技术有助于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度,为成本控制提供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撑,从而推动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成本核算方面,企业成本核算工作人员应当选择更精细的成本核算方法,实现数据整合与管理流程的优化。同时,通过构建成本核算模型,实现成本核算的智能化发展。在成本控制方面,需要针对全过程进行动态化控制与管理,同时构建风险控制和预警系统,提高企业应对成本风险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改.大数据视域下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J].中国市场,2025,(18):151-154.
[2]江抗抗.探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策略[J].金融客,2024,(12):126-128.
[3]王妍妮.大数据背景下中小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研究[J].财会学习,2021,(25):111-112.
[4]胡运梅.制造企业会计成本核算与管理的优化策略核心要点分析[J].投资与创业,2024,35(03):41-43.
[5]宋玉川.大数据视域下企业会计成本的核算与控制[J].财经界,2024,(05):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