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措施
刘友泉
云湖桥镇大安小学 411206
语文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时期,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和发展。然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难以满足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堂里,仍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教学围绕教师自身展开,着重于向学生进行知识填鸭,却完全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以及其主观能动性的调动。这般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氛围变得沉闷无趣,学生自然难以提起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学习成效也大打折扣。不仅如此,在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下,学生总是被动地接纳知识,鲜少有主动参与课堂互动的机会。教师在授课时,也未充分考量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各自的学习需求,进而压制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创造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措施
(一)创新教学理念
教师应当深刻明晰学生在课堂教学里所处的主导地位,切实尊重学生各不相同的个性特点以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时刻留意学生的学习感受与成长发展。于教学开展期间,需将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作为关键要点,充分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主动性,促使学生踊跃投身于课堂活动之中,进而实现语文素养的有效提升。例如,在教学《草原》时,教师应先巧妙创设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广袤无垠、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视频,配上悠扬的马头琴音乐,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瞬间被草原的壮美所吸引,从而激发他们自主探究课文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作者笔下的草原有哪些独特的景色”“从哪些语句能体会到草原的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圈画重点词句,初步感知文本内容。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关注不同学习能力和风格的学生,及时给予帮助。随后,组织合作学习。把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围绕自主学习时碰到的难题展开讨论交流。小组里的每位成员都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畅谈自身的理解与感悟,在思维的激烈交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与认知。教师深入到各个小组当中,参与到讨论里,引导学生从多元视角去思考问题,以此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交流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需着重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着力培育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像图书馆的丰富藏书、便捷的网络学习平台等,使学生能依据自身兴趣和学习需求自主挑选学习内容。与此同时,教师还能布置一些具有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实践过程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授《荷花》这篇课文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一组形态万千、色彩绚丽的荷花图片,再搭配上轻柔舒缓的古典音乐,营造出如诗如梦的意境,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自主探索课文内容的强烈欲望。接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推荐与荷花相关的书籍;引导学生登录专业的植物科普网络平台,了解荷花的生长习性、种类分布等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然后,布置开放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以“我心中的荷花”为主题,自主选择表现形式。喜欢绘画的同学可以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眼中荷花的独特姿态;擅长写作的同学可以创作一篇赞美荷花的散文或诗歌;对科学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撰写一份关于荷花生长过程的小调查报告。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当下,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然成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关键手段。教师能够灵活且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多元资源,突破传统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束缚,为教学内容注入丰富元素,增强教学的直观呈现效果与趣味性,进而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语文学习活动之中。例如,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播放一段展现广袤草原风光的视频。视频中,翠绿的草地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地吃草,洁白的云朵在湛蓝的天空中飘荡。这样生动鲜活的画面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讲解课文重点段落时,教师可以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把草地在不同时间的变化以动态图片的形式呈现出来,早晨草地是绿色的,中午变成金色,傍晚又恢复绿色,同时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这种直观的展示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关于草地颜色变化的描述,突破教学难点。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作者对草地的喜爱之情,教师还可以播放一段轻柔舒缓、充满童趣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伴随着音乐和教师深情的朗读,在脑海中勾勒出课文中的画面,感受文字所蕴含的情感。通过多媒体资源的综合运用,原本单调的语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结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既是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的必然诉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学生综合素养的关键路径。教师需积极创新教学理念,大力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理运用多媒体开展辅助教学,持续探寻契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借助这些创新举措的有效落实,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文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策略浅探[J].天津教育,2025,(16): 63-65.
[2]伏广峰,宋伟敏.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作家天地,2025,(15):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