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环境对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提升的作用机制分析
胡亚芳
蒋家堰中心幼儿园
引言
学前阶段是儿童语言发展的 “爆发期”,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急需适宜的环境滋养。早期阅读作为儿童接触语言世界的重要窗口,其所处环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塑造起着关键作用。家庭中的绘本故事、幼儿园的阅读活动、社会的文化氛围,都在无声中影响着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轨迹。
一、早期阅读环境的构成要素与特征
1.1 家庭早期阅读环境的构成与特点
家庭早期阅读环境是儿童接触阅读的第一课堂,其核心要素涵盖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物质环境中,丰富的绘本藏书、舒适的阅读角落是基础配置。色彩鲜艳、画面生动的低幼绘本,能快速吸引儿童注意力;柔软的坐垫、温馨的灯光,则为亲子共读营造出舒适氛围。精神环境方面,家长的阅读习惯与陪伴方式至关重要。父母每日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以生动的语调讲述故事,引导儿童观察画面、提问互动,能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
1.2 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的构成与特点
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是家庭阅读的延伸与补充,更具系统性与专业性。在空间设计上,幼儿园通常设有专门的阅读区,区域内书架高低适中,便于儿童自主取放书籍;墙面布置有与阅读主题相关的图画、文字,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阅读材料丰富多样,除了经典绘本,还包括儿歌集、简单的科普读物等,满足不同儿童的阅读兴趣。幼儿园阅读环境的特点在于集体性与互动性,儿童在集体阅读活动中,既能倾听他人的表达,又能分享自己的想法,在相互交流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培养阅读习惯与社交能力。
.3 社会早期阅读环境的补充与影响
社会早期阅读环境为儿童提供了更广阔的阅读空间与资源。公共图书馆设置的少儿阅读专区,拥有海量的优质图书资源,且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如亲子阅读讲座、绘本创作比赛等,吸引儿童与家长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开展的阅读活动,也为儿童创造了阅读交流的机会。此外,线上阅读平台的兴起,让儿童能够便捷地获取丰富的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社会阅读环境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的特点,其丰富的阅读资源与多元的活动形式,能拓宽儿童的阅读视野,接触到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阅读内容。
二、早期阅读环境对学前儿童语言表达能力的作用机
2.1 早期阅读环境对词汇积累的促进作用
早期阅读环境是儿童词汇积累的 “宝库”。在家庭亲子共读中,家长讲述故事时使用的丰富词汇,如描述颜色、形状、动作的形容词与动词,能让儿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词汇含义。例如,阅读《好饿的毛毛虫》时,儿童会接触到 “胖乎乎”“圆滚滚”“贪婪地” 等词汇,通过画面与讲述,自然习得这些词汇。幼儿园的阅读活动中,教师组织的词汇游戏、词汇拓展环节,进一步强化儿童对词汇的记忆与运用。社会阅读环境中的各类读物与活动,也为儿童提供了接触不同领域词汇的机会,如科普读物中的科学词汇、儿歌中的韵律词汇等。
2.2 早期阅读环境对句式理解与运用的影响
早期阅读环境通过多样的文本形式,帮助儿童理解与运用不同句式。绘本中的重复句式,如《猜猜我有多爱你》中 “我爱你,像…… 一样” 的反复出现,能让儿童轻松掌握此类句式结构,并在模仿中进行运用。幼儿园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引导儿童分析故事中的句子成分,理解主语、谓语、宾语的搭配关系,通过句式仿写、故事续编等活动,让儿童尝试运用不同句式进行表达。在社会阅读活动中,儿童接触到的不同体裁的文本,如诗歌的韵律句式、童话的奇幻句式,能拓宽其对句式的认知。
2.3 早期阅读环境对情感表达与沟通意愿的激发
早期阅读环境为儿童的情感表达与沟通搭建了桥梁。家庭亲子共读时,儿童会随着故事中的情节产生喜怒哀乐等情绪,家长引导儿童分享感受,能帮助其学会表达情感。如阅读《逃家小兔》时,儿童会体会到小兔与妈妈之间的爱,在交流中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情感。幼儿园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儿童通过讲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表演故事角色,锻炼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增强了与同伴沟通的意愿。社会阅读环境中的阅读交流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让儿童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交流阅读心得,进一步激发其表达欲望。丰富的阅读环境让儿童在感受故事中的情感世界时,学会用语言表达内心想法,提升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其积极参与沟通交流,培养良好的语言沟通习惯。
三、优化早期阅读环境提升儿童语言表达能
3.1 家庭早期阅读环境的营造与改善
增加绘本藏书量,根据儿童年龄与兴趣选择合适的读物,定期更新书籍,保持儿童的阅读新鲜感。合理规划阅读空间,可设置专门的阅读角,摆放舒适的座椅、小书架,让儿童拥有专属的阅读天地。家长要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安排固定的亲子共读时间,在阅读过程中与儿童积极互动,提问引导、鼓励儿童表达想法。同时,利用家庭生活场景拓展阅读,如在购物时结合商品名称教儿童识字,在游玩时讲述所见所闻,将阅读融入日常生活,让儿童在自然的环境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3.2 幼儿园早期阅读环境的优化与创新
幼儿园应进一步优化阅读区的空间布局与环境创设, 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与兴趣爱好,布置富有创意的阅读主题墙,如童话主题、科普主题 材料的种类,引入更多优质的绘本、立体书、互动电子书等,满足儿童 展项目式阅读活动,如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系列阅读与探究活动;利 用多 有声故事,增强阅读的趣味性与吸引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儿童的自主阅读能力, 引导儿童自主选择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并组织丰富的阅读分享与交流活动,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语言表达机会,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
3.3 社会早期阅读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社会各界应加强早期阅读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要加大对少儿阅读的投入,举办更多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活动,如邀请儿童文学作家开展讲座、举办阅读夏令营等。社区可联合学校、家庭,组织阅读俱乐部、亲子阅读小组等活动,营造浓厚的社区阅读氛围。线上阅读平台要严格筛选优质阅读资源,根据儿童年龄与阅读水平进行精准推荐,同时开发互动性强的阅读功能,如在线阅读打卡、阅读竞赛等,提高儿童的参与度。
四、结论
从家庭的温馨陪伴到幼儿园的专业引导,再到社会的多元支持,不同层面的阅读环境相互配合,通过词汇积累、句式学习、情感激发等多种机制,为儿童语言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优化早期阅读环境,需要家庭、幼儿园与社会协同合作,共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与多样的阅读活动。
参考文献
[1]岳杵圆.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之早期阅读活动的教学探索与实践[J].幸福家庭,2021,(20):77-78.
[2]陈明花.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指导策略[J].科普童话,2019,(44):148.
[3]吕志敏,代洪宝.新媒体对学前儿童早期阅读的影响[J].文化学刊,2019,(03):182-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