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王淑霞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拳铺镇黄庄小学 单位邮编:272610
前言:自主学习方式是培养学生逐渐形成学习自觉性和自主性的一种策略,这种策略适用于所有学科,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适度放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空间,不断引导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状态,慢慢养成习惯,最后落实到实际行动。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意义
核心素养视角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使他们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形成独立的人格,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营造一个良好有趣具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对教学方法予以优化,让课堂更加活跃,以此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小学阶段自主学习是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习惯的途径。教师在课堂上通过问题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思考,从而对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在整个思考环节,学生要在教师引导下建立自身的发展学习目标。另外,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目标,不脱离教材,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能自主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通过不断研究和思考快速解决问题。在当前背景下,教师需要明确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实际价值,可以使小学语文教师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并为整个语文教学工作的推进打下良好基础。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能够使教学方法更加优化,增加情感上的投入。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实践与知识充分结合,以此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使其变得更科学、合理[1]。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教师讲课之前,学生可根据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时,要做到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果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就先记下来,之后去课堂上寻找答案。课上听课时也要有自己的听课技巧,根据教师的讲述和自己的理解,可在课本上对重点内容进行勾画和批注。在课下,整合知识,及时复习,在巩固旧知识的基础上,把新学习的知识转化成自己已掌握的知识。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充分发挥个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实践与知识充分结合,以此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使其变得更科学、合理。
比如:在学习《燕子》时,课前,学生可以借助工具书掌握生字词,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提前完成课后练习题等。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思考: 者为什么用许多形容词来描写燕子”“作者为什么在描写燕子时用了好几处修辞手 以此促 在教师讲授中验证自己思考的答案正确与否。如有不理解的问题“为什么把《 教师需要采取合理的方式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在课文深入学习中寻找答案, ,教师可以布置相应作业,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
(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和性格特征为主,设计更加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案。利用开心农场充分辅助课堂教育教学,可以充分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开心农场与小学语文教学深度融合,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开心农场,挖掘其中蕴含的教育资源,并把资源进行整合,选取有价值的内容,以优化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资源,为探索和构建新型教学模式提供有力保证。
比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预习调查或者课前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和阅读习惯,以此为基础制定教学方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征,设计不同的阅读活动,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文章之前,先讲述自己对老屋善良保护朋友的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心农场中对“老屋”有一个直观的印象,并让学生从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的原文对话中寻找预测的依据,锻炼学生在细节中找线索,在想象中套用语言模式进行口语表达,以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程度。
(三)丰富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爱好和性格特征为主,设计更加符合小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案。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体现出来的差异性,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观察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维和性格特点, 并结合教材的内容,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针对年龄较小的学生群体,教师需要从学生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方面入手,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融合,能够将静态的知识转化成动态,将抽象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使枯燥的文字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让整个课堂变得更加有趣。
例如,在学习《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时,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字词,理清课文内容,了解纳米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课文学习中,对“纳米技术在生活和医学上有哪些应用?”这个学习内容进行概括时,教师可先教授学生“抓重点字词”的概括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课堂上,教师还应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组织和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能够充分地交流,相互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3]。
总结: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角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开展语文自主探究教学,以此帮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化理解,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语文思维发展和提升,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并且,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课堂,提高其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此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吴尚裕.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教师,2024,(29):36-38.
[2]陈安梅.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学习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校园,2024,(03):34-35.
[3] 张秀红.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下旬刊),2022,(0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