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Education and Training

浅议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技术

作者

廖珂辉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在城市化进程加速与建筑工业化需求升级的背景下,高层住宅建设面临着工期紧张、成本控制与质量提升的多重挑战。传统施工模式中,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工序通常按顺序依次进行,导致工期冗长、资源利用率低且存在交叉作业衔接难题。近年来,同步施工技术通过优化工序组织、整合施工资源,将外墙装饰装修工序提前穿插至主体结构施工中,实现“边施工边装饰”的立体化作业模式,为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升工程质量提供了新思路。

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概述

(一)高层建筑主体结构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作为建筑的骨架体系,是支撑整个建筑安全与稳定的核心部分,其施工质量和效率直接决定了后续装饰装修及整体交付的可行性。在高层建筑中,主体结构通常以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或组合结构体系为主,需通过科学设计实现承载力、抗震性与耐久性的统一。施工过程中,主体结构需经历基础施工、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及养护等关键环节,其工艺复杂性和技术要求显著高于多层建筑。

(二)外墙装饰装修施工

高层建筑外墙装饰装修施工是建筑美学呈现、功能完善与耐久性保障的关键环节,其施工内容涵盖保温层铺设、饰面层安装、门窗系统集成及防水密封处理等多个维度。作为建筑与外界环境的直接界面,外墙装饰装修需兼顾结构安全性、热工性能及视觉效果,在保证抗风压、防渗漏等基础功能的同时,还需通过材料选择与工艺创新实现节能降耗目标。例如,保温一体化装饰板、轻质复合幕墙等新型材料的应用,既提升了施工效率,又降低了自重对主体结构的荷载影响。此外,高层外墙施工面临高空作业、气候干扰及交叉工序协调等挑战,需通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械化吊装设备及标准化施工工艺来保障安全性与精度,同时通过节点深化设计减少热桥效应与渗漏隐患[1]。

二、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技术主要内容

(一)穿插施工技术

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的核心在于穿插施工技术的系统性应用,其本质是通过工序重组与资源整合,实现主体结构施工与外墙装饰装修工序的立体化交叉作业。该技术以主体结构施工为主线,在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等核心构件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启动外墙保温层安装、装饰面层施工或门窗框预埋等关联工序,通过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铝合金模板等配套体系提供作业平台支撑。穿插施工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工序衔接节点,比如在主体结构标准层施工至 3-5 层时,同步插入首层外墙保温板粘贴或幕墙龙骨安装,同时利用垂直运输设备与楼层分隔实现材料分区供应,避免交叉干扰。技术实施中需重点解决工序时序匹配问题,如主体结构模板拆除时间需与外墙装饰层基层处理进度协调,混凝土养护周期需兼顾装饰层粘结强度要求。

(二)建筑墙体装修的倒置式技术

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中的建筑墙体装修倒置式技术,是一种通过调整工序顺序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施工方法。该技术以高层住宅主体结构施工为核心,在特定楼层设置悬挑段作为施工基准,通常从建筑 6 层开始每 8 层划分一个悬挑作业单元。在悬挑段施工过程中,通过预埋工字钢、搭建外脚手架并安装截水雨篷等配套设施,形成封闭式作业环境,既为外墙装饰装修提供安全平台,又避免雨水冲刷影响施工质量。外墙装饰装修工序采用自下而上的施工路径,与主体结构自下而上的推进方向形成互补。具体实施时,在悬挑段以下楼层优先开展外墙基层处理,包括混凝土结构修补、螺杆洞封堵及界面剂涂刷等工序,确保基层平整度与粘结性能达标。随后进行外墙保温层施工,通过粘贴保温板或喷涂聚氨酯材料形成连续保温层,同时设置防火隔离带满足消防规范要求。保温层施工完成后,立即开展抗裂砂浆找平层施工,并铺设耐碱玻纤网格布增强抗裂性能。在外墙饰面层施工中,倒置式技术强调工序衔接的精准性。

真石漆、多彩涂料等轻质饰面材料采用机械喷涂工艺,通过调节喷枪压力与走枪速度控制涂层厚度;石材幕墙、陶板幕墙等重质饰面则采用单元式挂装技术,通过预埋件定位与龙骨调节实现平整度控制[2]。饰面层施工期间同步开展外窗框安装,采用射钉固定结合发泡剂密封工艺,确保窗框与墙体间无渗漏通道。

(三)砌体施工技术

砌体施工通常在主体结构施工至一定阶段后插入,与外墙装饰装修工序形成立体交叉作业。砌体材料多选用加气混凝土砌块、烧结普通砖等,根据设计要求确定规格与强度等级。施工前需进行基层清理、放线定位,并依据结构基线弹出墙体线及控制线。砌筑过程中,采用“三一”砌筑法或挤浆法,确保灰缝饱满、墙面平整,同时注意砌体与主体结构的拉结筋连接,保证整体稳定性。上下排砌块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不小于砌块长度的 1/3。砌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勾缝处理,并对外墙砌体表面进行清理,为后续装饰装修工序提供良好基层。

三、同步施工技术的实施要点

(一)施工组织设计

在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中,需依据总进度计划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明确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的工序穿插节点,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至 6 层时插入首层外墙基层处理,每完成 3 层主体结构即启动对应层的外墙保温或装饰施工。采用 BIM 技术进行三维模拟,优化垂直运输设备与材料堆放区域布局,避免交叉作业干扰。施工段划分需结合后浇带位置与施工电梯覆盖范围,将建筑划分为若干独立作业单元,各单元内实行流水施工,确保劳动力与设备资源均衡投入。

(二)材料与设备管理

在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中,需根据工序穿插计划提前储备外墙保温板、装饰面材、粘结剂等关键材料,并建立分批次进场机制,避免现场积压与二次搬运。材料进场前需严格检验规格、性能及合格证明,例如保温材料需核查导热系数与燃烧等级,确保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方面,垂直运输机械如施工电梯需根据外墙装饰材料吊装需求配置双笼或加长吊笼,并提前规划吊运路线。

(三)质量控制与验收

在高层住宅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中,需针对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的交叉工序制定专项质量标准,例如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未达设计值 80% 时,严禁进行外墙装饰层锚固件施工;保温板粘贴基层平整度偏差超过 4mm 时,必须进行二次找平处理。验收环节实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工序交接检与专职质检员复检,重点核查外墙门窗洞口尺寸偏差、保温层粘结面积率及装饰面层色差控制[3]。同步施工过程中,对隐蔽工程如防水层搭接、保温层锚固点布置等实施影像留存,验收时结合 BIM模型进行三维比对。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对安全性、居住舒适度和绿色施工标准的不断提高,同步施工技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项技术将在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进度控制和绿色建造等方面持续优化升级。从当前发展趋势来看,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同步施工工艺有望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成为高层住宅建设的主流工法,这将为提升建筑品质、改善人居环境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严永德.同步施工在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修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24(6):106-108.

[2]郝飞.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J].四川建材,2022,48(2):49-50.

[3]白云.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外墙装饰装修同步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6):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