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教育融人初中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熊思思
辰溪县第一中学,湖南 怀化 419500
引言
初中政治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人文性,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强化学生的道德修养及法治素养。通过将党史教育融入到初中思政课程教学中来,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坚定民族信念,更多的了解我党的历史,强化“四个自信”,另一方面也能够助推思想政治核心素养养成,培根铸魂,成为能够担当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
、党史教育融入初中思政教学的意义
(1)传承红色血脉
初中生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希望,在拥有强健的体魄的同时,也需要其在精神营养上充实着红色基因与血脉。通过将党史教育中的英雄事迹、文化产物、革命精神等内容传递给学生,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党史中所蕴含的初心使命与革命情怀,深刻领悟党史光辉历程,从而有效激活学生思想政治觉悟,自觉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以党的精神作为自身自强不息前进动力,传承党史所流传下来的精神血脉。
(2)坚定理想信念
党史教育中蕴涵着丰富的精神文化,其中有红船精神、长征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等,各种重要精神在我党发展壮大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向学生传递各种精神风貌,让学生了解我党是如何一次次从绝境中扭转局势,又是如何一次次在困境中取得胜利,帮助学生在红色精神中汲取营养,锤炼学生坚忍不拔、艰苦奋斗、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信念,为强化学生爱国情感和坚定民族自信奠定基础。
(3)摒弃不良思想
初中生在各方面发育尚不成熟,思想价值观念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在此阶段,任何事物和信息都有可能对其造成深刻影响。对此,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新时期新媒体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舆论信息等对学生造成了重大冲击,初中生面对海量的信息时,辨别是非曲直时不可避免会出现偏差,严重者会产生不良思想、主观意识淡薄等问题。对此,将党史教育融入到思政教学中来,让学生意识到我党取得的成就、获得的地位是在正确的思想引领下所实现的,助力学生要对自我有着清晰认知,在正确的思想意识引领下实现自我价值观念的提升,摒弃不良思想文化的入侵。
二、党史教育融入初中思政教学的策略
(1)依托教材资源,实现明理崇德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的编写,是以学生成长发展多切入点,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强调学生价值引领,对此,将丰富的党史教育素材融合到思政教学活动中来,发挥思政教育可视、可悟、可思作用,充分放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功效,真正落实党史资源在培根铸魂过程中的价值成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挖掘道德与法治教材资源内容,在教学中渗透党史教育、明理崇德,推动学生思政核心素养的养成。
例如,在学习《中国担当》内容时,教师应当联系实际,通过纵向说明、横向对比的形式,将我国发展奋斗历程向学生展现出来,明确中国担当源自哪里;对比其他国家在发生自然灾害、战争、疫情等问题时,中国担当又是如何体现的,从而有效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爱党、爱国情怀的建立。
(2)拓展党史资源,学习榜样精神
党史教育的融入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教师在思政教学过程中适时、适当地进行党史教育的延伸拓展,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从鲜活的党史资源中学习无数先辈们的精神风貌。
例如,在学习《凝聚价值追求》内容时,在弘扬继承民族精神内容学习中,可讲爱国主义精神渗透其中,通过党史资源中我国无数革命先辈们的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我党在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利益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有效深化对民族精神内涵和意义的理解认知,推动学生树立向榜样学习、向英雄看齐的信念。
(3)融合历史学科,创新教学形式
思政教学渗透党史教育内容,需要教师全面了解党史知识架构,努力寻找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点、共通处,从而有效实现政史协同教学,优化创新教学形式。
例如,在学习《中华一家亲》内容时,该章节内容与历史课程《民族大团结》内容上相对应,在思政课程内容中引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成果”内容,可借助历史资料、影视信息等将我国从古至今在面对民族问题时所做的努力与决策进行梳理学习,从而有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政史知识剖析问题,既让学生对历史进程发展有着深刻认知,又能够对我国政策产生深刻认同,实现两者的整合融合。
三、结语
综上所述,各新课程标准的颁布落实,既强调了课程综合育人的诉求和理念,又为政史协同融合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托。对此,需要教师应从初中思政教学出发,加大对学生的党史教育力度,弘扬继承革命传统,让红色基因更好地传承下去,让“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到充分落实。
参考文献
【1】徐亭.党史教育与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融合的路径初探.现代教学,2021
【2】陈宏翠.中学思政课教学中的“四史”教育[J].天津教育,202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