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

作者

张微 王凯悦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山东 东营市 257335

摘要:现时代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是一种新型的思政教育工作模式。高职院校通过建设辅导员工作室,可以提高辅导员思政教育的工作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辅导员工作室的定义,然后重点探讨了在三全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三全育人理念,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

0.引言

所谓三全育人,就是指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要做到立德树人,这与三全育人理念完全契合。在高职院校中,辅导员主要从事思政工作,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领与思想理论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工作效能,需要组建辅导员工作室,促使辅导员工作变得专家化与专业化,更好地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因此,本文围绕三全育人理念,深入研究了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路径,以供大家参考。

1.辅导员工作室简析

目前,我国尚未界定辅导员工作室的定义。通过研究与分析不同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本文简单介绍辅导员工作室的定义。现阶段,在我国各大高校的引领下,众多辅导员为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能,综合考虑自身特点、工作职责、学生特点等多个因素后,构建了团体联动组织,对辅导员工作进行更加专业、精细的研究,形成新的工作模式,对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在辅导员工作室中,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更加精细化,这为不同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辅导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做到优势互补,为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目的提供可靠的保障。

2.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

2.1构建完善的辅导员工作室平台搭建制度

搭建线上教育平台,在思政育人工作中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质量与育人效率。在当前信息化时代中,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应做到与时俱进,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在思政育人工作中积极引用信息技术,有助于思政育人工作质量的提高。第一,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可以利用各种新媒体平台,如抖音、微信等,与其他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进行更多的交流与沟通,设置一些重点栏目,大力传播思政教育内容,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在高职院校校园中创建一个良好的思政教育环境。第二,辅导员工作室应充分利用画像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育人环境,准确分析学生,对学生进行深度辅导,给予学生专业化的建议。第三,在对辅导员工作室建设工作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促使思政育人工作变得更加规范;在制定辅导员工作室管理制度过程中,需要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加以明确,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在考核制度中需要纳入网络文化育人成果与科研成果,如果考核结果为优秀,应对优秀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

2.2丰富辅导员工作室的教育内容

根据三全育人理念要求,在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时,为推动工作室与辅导员的共同进步与发展,高职院校不但要创新辅导员工作室的教育内容,而且需要对辅导员的个人发展需求进行及时了解。第一,辅导员工作室应定期举行各种文化活动,促使辅导员工作室的教育内容能够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合;辅导员工作室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具有层次性的教育内容,提高教育内容的适配度,更好地帮助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第二,建立完善的一体化育人体系,确定辅导员工作室的优势特点,对高职院校育人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与有效整合,对辅导员工作室的发展进行精准定位。第三,严格遵守整体性基本原则,根据全过程育人理念,合理设计辅导员工作室的特色教育内容,例如,为创建一个良好的网络文化环境,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影响力,对思政教育的主旋律进行大力传播,可以构建红色网络文化志愿宣讲队伍,提高学生对思政教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2.3提高辅导员工作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强度

作为高职院校,为能够科学、合理组建辅导员工作室,需要深入了解与掌握高职学生的思政教育特点、科研学术团队的构建方法,有效组建不同类型的辅导员工作室。高职院校应提高辅导员工作室人才队伍的建设强度,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育人水平,有助于全员育人目的的实现。为提高辅导员工作室的综合实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即:第一,提高辅导员的专业素质,促使其掌握更多的理论基础知识。结合采用线下培训与线上学习方式,开展各种培训与教育活动,不但对辅导员进行基础知识培训,而且根据每个辅导员的个性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有效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提升辅导员的职业素养,提高思政育人的工作质量。第二,邀请专家,充分结合外部力量与内部培训力量,在组建辅导员工作室过程中给予智力支持,推动辅导员工作室的高质量发展。第三,通过采用师生共建方法,推动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与进步。辅导员工作室通过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精准定位,采用多种不同渠道,如抖音、快手、微信等,加深对学生思想情况的了解,这样能够对学生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提高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互动性,帮助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第四,优化配置辅导员工作室人才队伍,在组建辅导员工作室过程中,高职院校选择的辅导员需要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与协调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与丰富的工作经验,为高职院校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提供可靠的保障。

3.小结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中,根据三全育人理念,为提高辅导员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建设辅导员工作室是一种重要的手段与方法。辅导员工作室的建设,可以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养,不同辅导员之间可以做到优势互补,提高思政育人的工作效率,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提供更加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希望本文研究内容,可对相关教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晶晶,马学骄.高职院校辅导员工作室建设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4,(32):140-142.

[2]李建辉.高水平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以湘西职院为例[J].人生与伴侣,2024,(39):39-41.

[3]王淑华,曾琴,周蕾.文创产品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室文化建设中的设计实践与作用——以“红耀青春”辅导员工作室为例[J].三角洲,2024,(23):218-220.

第一作者:张微,1990年,汉族,女,籍贯:湖北省荆门市,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单位: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第二作者:王凯悦,1999.04,汉族,女,籍贯:山东省东营市,学历:本科,职称:助教,研究方向:职业教育、辅导员、学生管理,单位:东营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