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数学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探析
孙志红 刘金波 王艳艳
空军勤务学院基础部
摘要:网络背景下,碎片化学习具有鲜明的时空分离性,知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能够进行互相影响,两者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交流,接受者获取知识、传播者获得反馈。在这一过程中,接受者通过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不断完成知识体系构建。碎片化学习的"碎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为学习时间的碎片化、学习空间的碎片化、知识内容的碎片化、思维的碎片化。
关键词:高等数学;碎片化学习;系统化学习;
一、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现状
本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方式研究分析我国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开展效果及其在教师、学生层面引发反响。可知,当前学生和教师相对认同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模式,同时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模式在一段时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蓬勃的发展动力。
(一)学习兴趣较低
许多学生高等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数学学习偏向于应试化,兴趣驱动力低,且高等数学的课程学习特点趋于体系化,课程安排紧密,环环相扣,学习压力与难度较其他学科相比更大更高,使得学生学习兴趣低。
(二)教学方式传统,难以创新
介于高等数学学科特点,多数教师更习惯于采用板书与PPT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授课,授课时难以吸引学生积极与教师进行互动。除此之外,教师们也会更多关注于知识的讲解,而忽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学生学习目的性强
高等数学对于非数学专业学生来说大多作为公共必修课,如非考研或其他技能提升等的需要,对于高等数学学习大多抱有"六十分大吉"的心态,间接导致高等数学学习困难,高等数学挂科率高等问题的出现,学生对于高等数学的态度也趋于两极化。
二、学生应具备的几种重要思维能力
(一)发散性思维
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应灵活自如,拒绝思维固化,对于担当解疑教师角色的同学,发散性思维无疑是不可或缺的能力,在答疑时,需从多角度为同学进行解答,思考多种方法易于同学接受;提问方也需掌握发散性思维,转换思路更易于解开问题。
(二)逆向思维
很多同学在思考问题时,会采用顺向思维进行思考,但由于高等数学知识结构具有复杂性,单一的顺向思维有时并不能得出问题结论,需要灵活变通,不为文字所局限,用分析的眼光看问题。
(三)归纳意识
学生学习一段时间后,应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进行知识点的内化吸收,并对高等数学知识点的规律进行总结,有利于加强对其本质的理解。
三、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融合的展望
(一)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
学生碎片化学习以提高同学数学成绩,激发学习热情为主要目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所学应用于实践,参加竞赛和相关数学活动,提高综合能力。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系统化学习最大可能的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要求,用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二)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学生在碎片化学习的时候可以通过在学习平台充当解疑老师,提高自身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也间接培养了归纳能力、类比思维、发散思维与逆向思维等。
(三)在检验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高等数学碎片化学习中,每个人都在相互促进中不断进步;通过实践,不断完善"学习—提出疑惑—解决疑惑—继续学习"的循环模式,保证每一个问题都得以解答,每天都能思考出新的问题,形成良性循环;在学期期末时,对比上学期成绩进行总结,也对系统化学习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检验。
(四)分析数据,提升数学成绩
通过大数据加持,结合平台数据的分析,可时刻掌握学生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动向,了解哪些知识点属于重难点;也可以记录学生平时的成绩,与期末成绩进行的对比,或对比辅导答疑前后,成绩有无提升。督促学生勤恳学习,拒绝懒惰。
(五)分析学生学习状态,良性循环
学校教师也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控,了解学生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优势与劣势,了解学生学习偏好,及时更新教学方案,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进而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高等数学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策略
(一)明确学习目标
高等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性质,学生实际开展学习时,应当兼顾深度和广度,但同时也应当注意深度并非仅仅意味着校园教育,碎片化教学在合适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帮助学生完成深度学习。因而学生应当首先明确学习目标,确定需要学习的目标知识,而后结合碎片化学习方式来自主开展学习,适当加入具有深度的内容,在保持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碎片化学习。
(二)提升学习能力
网络时代背景下,碎片化学习能力将会成为人们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很多高校所设置的校园网络当中都设置了一些提供碎片化学习内容的素材库,这为学生进一步开展自主碎片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网络环境十分复杂,无效信息占据绝大多数,因而学生开展碎片化学习时,应当把握重点、抓住主体,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前提下,学习指向学习目标的重点知识内容。这个学习目标可以是解决某个详细问题的有关知识,也可以是为了应对考试而需要学习的章节知识。学生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来获取符合自身需要的知识内容,精确锁定学习目标,避免碎片化学习所具有的盲目性降低自身学习效率。
(三)形成碎片化知识管理能力
碎片化学习过程中,知识内容往往复杂且无规律,学生学习时也很容易陷入其中,导致难以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知识架构。因而学生需要结合自身需求来有针对性地培养自身管理碎片化知识的能力。例如可以结合移动设备来同步保存碎片化知识内容,通过留存重点内容、定期归纳碎片化内容、回顾反思所学碎片化知识等方式来不断完善自身碎片化学习的知识体系,并结合既有体系来进一步分析当前自身缺陷,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弥补。
五、满足学生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需求
在线碎片化学习过程更加适配学生在课余时间的学习需求,同时其内容布置相对浅显,也避免了知识深度较深导致学生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问题,能够有效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碎片化学习的内容也更具多样化,通常可以依托线上平台等形式开展更符合学生个性化学需求的内容,进而能够确保学生保持相对更长时间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其中加入的课外拓展知识也更能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除此之外,碎片化学习会应用大量的网络资源,其中会对一些相对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生动化讲解,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通俗易懂,甚至可以通过画面、游戏等形式展示,进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
总之,高等数学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过程中,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通过复杂的信息传递过程完成知识转化,其本质是一种非正式的学习,具体应用时体现出便捷性和高效性。其具体应用过程中,能够有效满足学生利用课余的碎片化时间学习的需求,但与此同时也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学习效率。因而实际开展高等数学在线课程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时,学生应当首先明确碎片化学习目标,区分碎片化学习内容,并在系统化学习过程中形成碎片化知识管理能力,并提升对碎片化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曾建家. 高职计算机专业高等数学与专业结合的改革探讨[J]. 教育现代化, 2018, 005(012):38-39.
[2]翁伯林, 熊桂芳, 吴发汉, et al.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探究[J]. 年轻人, 2019, No.015(15):48-48.
本文系:2024年院级军事职业教育理论研究课题“军事职业教育碎片化学习与系统化学习有机融合的探索与研究” 编号:2024ZJLL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