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观察
王彦俊
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0062
【摘要】:目的 探究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效果如何。方法 选取1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只进行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还额外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依从性。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压控制情况、药物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健康教育应被视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个性化健康教育 老年高血压 临床护理 效果观察
引言
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背景下,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尤其是对老年人群的健康影响尤为显著。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复杂,往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作用共同导致的。因此,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不仅需要依赖药物治疗来控制血压,还需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许多老年高血压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认识不足,遵医嘱的行为也不够理想,这无疑给治疗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老年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可能会导致老年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差[1]。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策略被引入到高血压的管理中。健康教育旨在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和,让患者认识到积极配合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我护理能力,从而实现血压的有效控制。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通过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健康教育方案,我们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疾病认知水平,改善遵医行为,进而提升血压控制的效果,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一般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本院2023年6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选取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5例。对照组年龄60~85岁,平均72.18岁,男女比例40:35,病程平均13.05年。实验组年龄60~83岁,平均71.79岁,男女比例42:33,病程平均12.69年。两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纳入标准:有高血压症状或无不适,血压测量符合高血压标准,年龄≥60岁,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严重高血压并发症,其他器官严重疾病,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
(二)方法
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高血压病的常规护理模式,高血压的常规护理涉及多个方面,首先,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在生活方式上,应指导患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并帮助患者戒烟。其次,药物治疗管理至关重要,要确保患者按时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同时,提供基本的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压力,教授放松技巧,以保持良好的心态。
实验组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额外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这是指根据每位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方式和疾病认知程度等,制定计划。具体内容包括:
1.个性化评估:对患者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疾病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估,以确定教育的重点;
2.疾病知识教育:向患者解释高血压的定义、危害、常见症状、并发症风险以及血压控制的重要性;
3.生活方式指导:生活方式指导又可细分为三类,分别是饮食、运动和戒烟限酒。饮食: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如减少盐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摄入等;运动:根据患者的体能和健康状况,推荐适合的运动类型和强度;戒烟限酒:针对吸烟和饮酒的患者,提供戒烟和限酒的策略和支持。
4.药物管理:教育患者如何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包括药物的作用、副作用、服药时间和方法;
5.自我监测:教患者如何使用家用血压计进行日常血压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
6.心理支持: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7.定期随访: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和血压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8.家庭支持: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健康管理,提供家庭支持和监督。
(三)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前后血压具体的变化情况、治疗是否有效以及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如何。
疗效可分为以下三个等级,具体分类标准如下:
1.非常有效:收缩压降至<120 mmHg且舒张压降至<80 mmHg。相关症状(如头痛、眩晕、心悸等)显著减轻或消失;
2.有效:收缩压降至120-129 mmHg或舒张压降至80-89 mmHg。相关症状有所减轻,但不完全消失。
3.无效:收缩压仍≥130 mmHg和/或舒张压仍≥90 mmHg。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或甚至加重。
(四)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软件作为处理实验数据的工具,各项数据数值主要以(±s)来表示;得出的数据使用t检验、2检验进行分析,当P<0.05时,我们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情况
血压变化详见表格1。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情况分析
详见表格2。
(三)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对比
详见表格3。
三、讨论
本研究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策略时,发现高血压在我国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高达33.3%,而在老年人群中,患病率亦达到30%。这一数据凸显了高血压对老年人群健康的重大影响,尤其是其作为引发冠心病、脑出血等疾病的关键因素[2]。本研究强调,除了药物治疗,临床和日常护理的重视对于延缓并发症至关重要。
本研究进一步指出,老年患者在身体机能和疾病认知方面较青年人群有所不足,这要求我们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措施。健康教育通过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帮助改善生活习惯,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疾病进展。研究表明,健康教育能够显著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医疗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有助于自我管理和预防并发症[3]。
在本研究中,我们采用了个性化护理模式,该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干预。结果显示,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的患者在血压控制、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这表明,个性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在用药、运动、饮食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依从性,进而更有效地控制血压[4]。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针对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和病情的个性化健康教育内容更易于患者掌握,从而更有效地达到健康教育目标。综上所述,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整体依从性,而且确保了血压控制的效果。因此,个性化健康教育应被视为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肖陆华.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4):165-167.
[2]马方鸽,田应霞.个性化健康教育在老年高血压临床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C]//榆林市医学会.第二届全国医药研究论坛论文集(一).柞水县下梁镇中心卫生院;,2023:7.
[3]陈素红.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06):454.
[4]马淑玲,李光永.老年高血压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24,14(18):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