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蒋超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江苏常州 213161
摘要: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数学逻辑思维养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独立思考意识逐渐觉醒的重要阶段。因此,初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自身学习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而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整合方法,可以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引言
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开展可以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在落实学生四基的前提下,有效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因此,为了实现初中数学大单元整体教学的构建,教师需要做出相关概念内容的分析研究,整合现有的教材,再围绕学生的学情发展需求来做出相应的拓展。
一、 大单元教学的理念及产生背景
大单元教学是针对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学习需要提出来的一种教学创新理念。在教学内容繁杂、学科之间联系紧密的数学学科中,传统的分散式教学往往难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系统性、整体性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大单元教学的产生,正是为了应对这些挑战。
首先,大单元教学的理念源于对数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探索。它旨在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与优化设计,促使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得以凸显,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结构和演绎规律。其次,大单元教学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追求也催生了大单元教学这一新的教学趋势。最后,大单元教学倡导跨学科的整合与综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与产生背景是相互作用的,既是对当前教学现状的反思回应,又是新时代教育理念的体现。
二、大单元教学特征
(一)情境真实丰富
大单元教学注重创设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能够体会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注重素养培育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如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而不能只重视解题技巧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低阶思维的表现,无法满足新时代的人才需求。
(三)强调自主合作探究
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交流、探索发现的能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价值
(一)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将大单元教学方法应用到初中数学方程教学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解题技巧,提升其解题的正确率,降低失误率。将与方程有关的教学要素归纳总结到一起后,带领学生回顾知识点,在回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方程理论知识与方程具体的解题技巧相对应,实现对课堂目标的有效把握,通过清晰的解题思路运用解题技巧,解答方程问题,能够发展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促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抽象的方程知识,缓解学生在学习方程知识过程中的抵触心理和枯燥感,推动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在设计大单元教学内容时,教师需要对方程知识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整合,站在宏观整体的角度,梳理与方程有关的知识点,再引导学生对方程数学理论知识展开宏观了解,可以加深学生对方程的认知,帮助其掌握方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形成完善系统的知识结构,从而提高方程教学质量。这种以大单元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零散的方程知识点有机整合,以系统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可进一步丰富学生数学理论知识,健全知识结构,为后续更高难度知识点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新课改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应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其中包括感知数学概念、学会数学推理运算以及理解数学原理等。而方程数学理论知识本身具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方程教学模块的优势功能,通过大单元教学方法,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跟随教师的解题思路,对方程的概念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够根据题目确定解题方式,再科学运用解题技巧,可快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四、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现状
(一)教师教学理念和方法死板僵硬
尽管大单元教学理念逐渐受到重视,但一些教师仍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对大单元教学的实施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他们可能更习惯于传统的知识点讲解方式,而对引导学生探究、整合知识等教学方法不够熟悉。此外,一些教师可能缺乏对大单元教学的深入理解,导致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
(三)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态度散漫
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无法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成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这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现状。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太过依赖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教师,不肯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缺乏学习主动性。同时他们对待数学的态度散漫,课上不认真讲课,课后不及时巩固课堂上学习到的内容,遇到不会做的题就问同学与教师,作业应付了事,没有认真去思考琢磨解题的思路,解题步骤含糊不清,只要答案正确就不顾解题步骤是否正确,从而导致学习能力难以提高。
(三)教学资源与设施受到限制
实施大单元教学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和教学设施的支持。然而,一些学校可能由于资金、技术或其他原因,无法提供足够的教学资源,如优质的教材、教辅和数字化工具等。这限制了教师在大单元教学中的创新和实施效果,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五、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探索
首先,教学内容的优化组织与综合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初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使之既具有系统性、连贯性,又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大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根据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建立起知识体系,形成知识之间的衔接和延伸,以便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整体理解和掌握能力。
其次,教学内容的优化组织需要从整体上考虑,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知识布局和教学策略,将不同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教学框架,促使学生建立起对数学知识的整体认知。教师还应该注重知识之间的交叉融合,引导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增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起更为丰富和全面的数学学科认知。
再次,综合设计则是在优化组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设置不同深度和难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教学内容的优化组织与综合设计是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组织和设计,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更好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六、初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分析
(一)结合实际教学,开展大单元教学设计
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进行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的设计,要注重学生数学思维以及知识结构的培养,并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对单元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知识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学生愉悦地学习数学,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到方程组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通过“两车相遇”、“两人相遇”等情境,引出方程组的解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概念。随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猜数字”游戏,给定一些数学式子,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答案,并猜测答案是多少,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另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并解决,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精心设计数学问题,保证学生参与度
数学问题的难度过大是许多初中生不愿意回答数学问题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数学问题进行更加精心的设计。教师需要考虑学生实际的数学基础水平,对于基础不同的学生进行问题的分层设计,保证基础不同的学生都能够有兴趣、有动力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回答中。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让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运用,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尝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当然学生的学习水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及时调整问题的分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大单元教学设计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理念。教师必须要立足学生的需求,把握大单元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通过教学大纲设计,为学生呈现出更加完善的逻辑性较强的、开放性较强的单元设计课堂。
参考文献
[1]刘洪臣.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路径[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06):94.
[2]戴艺清.试论初中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实践策略[J].考试周刊,2021(4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