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作者

孙惠

江苏省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泰安学校 225113

摘要:学生思维对其整个知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着决定性影响,初中英语的阅读教学中,对其思维品质进行培养,不仅能促使学生学会从多层面、多角度思考问题,而且还能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全面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他们的英语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其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乎学生语言技能的提升,更关乎其思维品质的培养。传统的阅读教学往往侧重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意识到,阅读教学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因此,探讨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呈现阅读内容,帮助学生理清文本的逻辑关系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呈现阅读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逻辑关系,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促进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从而使学生更快、更好的理清文本中的逻辑关系[1]。

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教师可以以“School day”为例,展示如何根据文本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教师应先确定中心主题,即“School day”。然后,根据文本内容,提炼出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如“morning activities”(早晨活动)、“classes”(课程)、“lunch break”(午餐休息)、“afternoon activities”(下午活动)等,作为思维导图的分支。在每个分支下,再进一步细化关键词,如“morning activities”下可以包括“arrive at school”(到校)、“homeroom”(班级集会)等。通过这样的示范,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思维导图是如何将文本中的信息以层级关系呈现出来的。接下来,指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是实施这一策略的关键环节。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识别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在“School day”的文本中,学生需要关注每天的活动流程、时间节点、地点变化等关键信息,以及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先后顺序、并列关系等。在识别关键信息和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教授学生如何将这些信息转化为思维导图的形式。这包括确定中心主题、划分分支、提炼关键词等步骤。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布局和风格,以适应不同的文本类型。如对于“School day”这一话题,学生可以选择以时间轴为布局,将一天的活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或者选择以树状图为布局,将不同活动作为树的分支进行展示。

二、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本,培养批判性思维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本,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形成相应的批判性思维,并激发其思维活力,提升其思维深度和灵活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提升其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

在“Be wise with money”这一主题下,文本可能涉及到消费观念、储蓄习惯、理财技巧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主题出发,思考文本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即为什么要“明智用钱”。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情节发展,理解故事情节是如何展开,如何通过具体的事件来体现“明智用钱”的重要性。在人物分析方面,学生可以关注文本中不同人物对待金钱的态度和行为,比较他们的消费习惯和理财策略,思考这些行为和策略对个人的财务状况和未来发展有何影响。此外,语言分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学生可以通过分析文本中的用词、句式和修辞手法,深入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情感和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在多角度分析文本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识别文本中的矛盾、冲突和未解决的问题。这些元素往往是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关键点。如在“Be wise with money”这一主题下,文本可能存在对消费与储蓄的权衡、即时满足与长期规划之间的矛盾,或者父母与孩子在金钱观念上的冲突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这些矛盾点,思考它们是如何在文本中体现出来的,以及这些矛盾对个人和社会有何影响。

三、拓展文章主题,培养创造性思维

拓展文章主题并培养创造性思维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激发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学习,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感和责任感,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

在“Neighbours”这一主题下,文本可能描述了邻居间的相处之道、邻里关系的变迁、或是邻里间的小故事等。在深入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自己是文本中的某个角色,会如何面对和处理邻里关系中的各种问题。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想一个全新的邻里故事,可以是关于邻里间的互助、误解、和解,也可以是关于如何构建和谐的邻里环境等。通过这样的思考,学生可以打破文本的局限,将主题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进行创造性写作或演讲。在写作或演讲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运用所学的词汇、语法和句型,同时融入自己的情感和见解,使作品更加生动和富有感染力。除此之外,在“Neighbours”这一主题下,文本可能留下了许多未解之谜或未明确解决的问题,如邻里间的矛盾如何解决、如何增强邻里间的信任和理解等。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深入挖掘这些空白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如学生可以设想一种邻里调解机制,通过定期召开邻里会议、开展邻里活动等方式,增进邻里间的沟通和理解,解决潜在的矛盾和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因此,英语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呈现阅读内容,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文本,以及拓展文章主题和开展创意活动,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邓尚尚.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英语教师,2024,24(20):91-93

[2]沈馨怡.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一代(理论版),2022(21):150-151165

[3]罗娅.基于主题意义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24(21):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