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李晓蕾
梁山县拳铺镇徐集潘庄小学,山东济宁,272600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积极采用有效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给学生讲解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和文章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课堂教学更有趣。本文基于此,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培育进行探究,希望更好助力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
前言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以后学习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在此基础上才能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培育意识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但是很多教师对这一点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按照标准的教学模式和要求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灌输课本知识,而不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部分教师虽然进行阅读能力培养,但是只是泛泛而谈,并没有将阅读能力真正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注重阅读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忽略对学生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二)课堂阅读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阅读兴趣提升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堂交给教材,忽略对学生的课堂阅读指导和引导。由于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学作品,所以教师会选择将教材中的文章进行讲解,再由学生对这些文章进行阅读分析。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产生反感情绪。在课堂上教师也不会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地探讨和分析,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死记硬背。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到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
(三)课堂阅读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教学评价的体系并不健全,无法有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会采用课堂测验、课堂问答等方式来进行教学评价。但是这样的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无法很好地发挥其对阅读理解和阅读能力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很难主动参与到阅读中去,不利于学生对阅读能力的提升。导致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无法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于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得到解决,进而影响了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育途径措施
(一)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意识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育是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学习成绩和个人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通过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出主导作用,以自身优秀的专业素养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提升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可以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者是角色扮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树立起以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来不断提升自己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意识。
(二)丰富课堂阅读方式提升小学生阅读兴趣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且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丰富课堂阅读方式,不断提升学生阅读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课文的重点内容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在观看微视频的同时掌握重点内容。例如:在学习《花之歌》一课时,教师可以将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制作成微视频,并通过课堂讨论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此外,教师还可以将课本中的故事改编成小剧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扮演故事人物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让课堂阅读更加生动形象。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济南冬天的图片和视频,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提问:“济南冬天有哪些特别的地方?”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进而提升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三)建立完善课堂阅读评价体系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课堂阅读评价体系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根据自身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让自己更好地进步。教师可以通过评价体系的建立来了解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例如在进行《草原》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建立完善的课堂阅读评价体系来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阅读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对文章内容掌握程度来调整自己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方法,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要丰富教学评价主题,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课堂阅读评价中,还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在不断地自我肯定和鼓励中获得更多成功的体验,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信心,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进行阅读。
三、结束语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模式,积极采用科学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提高语文阅读能力,从而为学生未来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语文阅读是小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语文阅读能力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阅读能力。本文基于此,通过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育进行探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更好助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母永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5):133.
[2]胡晓淼.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3):661-662.
[3]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7):91-92.
[4]徐爱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方法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501(2):124-125.
[5]黄建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J].天津教育,2019(16):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