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实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探索研究

作者

张瑶 郑治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13

摘要:为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学习的特点,本文提出从构筑“赛、证、学”一体的综合平台,项目化教学与考核体系三个方面,探究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有关路径,并就其路径实施提出了保障条件。

关键词:职业技能大赛;资格认证;实训教学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且具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才为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职业能力加以检验。而理论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实践操作能力较强是高职高专学生普遍存在的特点。

1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实训教学相融合的意义

1.1 促进高职高专的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实训教学的融合,有助于优化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形成“赛证促学”的局面。课程改革将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培养企业岗位能力为目标、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流一体化赛项和职业资格认证为抓手、以物流一体化方案设计与实施的实训条件建设为基础,依托强大的“双师型”师资团队,开展项目化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物流实训项目的开展是以工作任务为情境,在情境中聚焦知识,在情境中掌握知识,进而在情境中解决问题。实训项目教学内容的确定,以职业能力要求与企业岗位需求为基础,以技能大赛标准与资格认证为导向。通过物流实训项目这个平台,学生可以对职业需求与岗位需求有更深刻的认识,更好地对资格认证进行定位。实训结果也将直接反映出学生在解决工作任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可真正实现“赛证促学”。

1.2 增强校企之间的有效合作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基于物流行业的激烈竞争,校企合作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既能够有效解决企业的人才困境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促进高校学生的就业,真正实现双赢。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建设实训基地、跟踪行业发展趋势和应用新技术,改革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就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物流管理专业所成立的校企合作项目而言,该专业先后与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佛山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长久物流有限公司、百世物流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成立订单合作。企业在大一下学期或大二上学期进行校园宣讲并面试,采取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每个订单企业所需要的“准员工”,随即成立“订单班”。在订单班教学中,引入企业兼职教师,实施校企共同教学。

1.3 有效改善实训环境

实训环境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实训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职业技能大赛、资格认证与实训教学的效果。以近几年兄弟院校——吉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及天津交通职业学院所举办的物流职业技能大赛而言,通过承办大赛,进行了实训设备的更新,如货架、叉车、拣选设备、包装设备等,对现有实训环境进行了极大改善;我校校内所成功举办的仓储作业技能大赛与叉车标准化作业技能大赛,对于实训环境和竞赛场地都有了显著改善,如叉车的更新,实训室地面的整备翻新。此外,吉林省每年9月份的特种作业资格认证,即叉车资格认证,有一部分在我校举办,为承办此项资格认证,学校对现有设备进行了更新。由此可见,物流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对实训环境的提升作用是显著的。

2 职业技能大赛与资格认证、实训教学相融合的路径

2.1 构筑“赛、证、学”一体的综合平台

职业技能竞赛与资格认证要真正发挥对高职高专实训教学的导向作用,构筑“赛、证、学”一体的综合平台是至关重要的。

一方面,在职业技能大赛方面,形成完善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制度,逐步使职业技能竞赛实现常规化、周期化、系统化。物流职业技能竞赛现已形成省级、国家级竞赛项目,也已建立有效的竞赛反馈机制、监督机制与评价激励机制。在历年的竞赛中都有企业、行业的参与,政府应对参与竞赛的企业、行业有明确的奖励或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竞赛,投入资金、技术和人员到高校的技能竞赛中来,鼓励行业专家参与到竞赛的项目设计、竞赛内容更新及竞赛结果的评价中来,进一步完善和创新职业技能竞赛的方案设计、管理工作,让大赛惠及更多的师生。

另一方面,在资格认证方面,目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脱节的情况下,为了使学生通过资格认证,专业技能的掌握成为了关键。资格认证更多侧重的是岗位实际需求与行业发展态势。基于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需要将专业技能与企业岗位需求等内容纳入到课程中去。

2.2 将技能竞赛项目融入日常教学中,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

技能竞赛项目是严格按照行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岗位需求设计的,集成行业最新的执业标准、资格认证内容以及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且各个竞赛项目都是在真实情境下展开的,对高职高专的项目化教学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技能竞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均是按照行业标准、资格认证要求及企业的标准工作流程设计的。基于此,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教学标准应以此为依据,制定以技能竞赛为基础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其次,技能竞赛应遵循逐层选拨的竞争机制,且竞赛形式可以多样化,竞赛内容由企业兼职教师和技能大赛指导老师共同开发并进行竞赛评价,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负责项目化教学的教师,应加强与企业兼职教师的沟通与合作,将行业发展趋势,企业最新岗位需求等知识融入到项目教学中,以此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和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 葛新旗.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合的路径探索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5(3):73-75.

[2] 黄林.高职物流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融通性研究[J].物流科技,2014(10):64-65.

课题项目:2022年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课题名称:基于特高专业群建设的职业院校专业群组群逻辑研究,课题编号:JJKH20221346SK);2020年度吉林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科研课题(课题名称:基于物流管理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过程中的课证融通研究,课题编号:2020XHY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