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种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及预后研究
朱梁标
朱梁标雅福口腔诊所 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 838000
摘要:目的:探究口腔种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展开研究,并依据治疗方式的差异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本院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由此来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有效率(95%)相比对照组(75%)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预后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语言、吞咽、固位功能、美观及舒适程度等指标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疗效显著,且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口腔种植;牙列缺损;修复治疗;预后;疗效
牙列缺损是口腔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状态,多由龋齿、牙周病、外伤等因素所致,不仅影响患者的咀嚼功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语言表达、面容美观以及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口腔种植与常规修复治疗成为解决牙列缺损问题的两大主要手段[1]。然而,对于患者而言,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以及在预后方面的表现如何,成为口腔医学领域关注的重点。本文旨在探究口腔种植与常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及预后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3年3月至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均经临床口腔检查、影像学检查确诊为牙列缺损,且符合相应治疗适应证。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在20-68岁,平均年龄(48.5±6.2)岁;缺损牙位分布于上颌18例,下颌22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在19-70岁,平均年龄(47.9±5.8)岁;缺损牙位分布于上颌20例,下颌2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缺损牙位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对照组采用本院常规修复治疗,即根据患者口腔具体情况,选择活动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活动义齿修复包括印模制取、模型灌注、义齿制作与试戴调整等步骤,确保义齿具有良好的固位、稳定与咬合关系;固定义齿修复则需对基牙进行预备,取模制作烤瓷或全瓷固定桥修复体,保证修复体贴合基牙,恢复正常咀嚼功能。
(2)观察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检查与术前评估,包括口腔局部骨质、软组织条件以及全身健康状况等。在局部麻醉下,于缺牙区牙槽骨内植入种植体,种植体植入深度、角度依据术前设计方案精准操作,确保种植体初期稳定性。术后给予抗感染、消肿等常规护理,术后7d拆除伤口缝线,术后半个月(约14d)制作印模。待种植体与牙槽骨达到良好骨结合(一般为3-6个月)后,切开牙龈,安装愈合基台,再次取模制作个性化牙冠,最终完成种植修复[2]。
1.3选取标准
(1)纳入标准:①单颗或多颗牙列缺损患者;②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能够耐受口腔治疗手术。
(2)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如未控制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急性期等;②口腔局部存在急慢性炎症未得到有效控制;③牙槽骨严重吸收,无法满足种植或常规修复条件;④精神疾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及随访。
1.4评价指标
(1)修复治疗效果:依据患者术后复诊检查结果,将修复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显效:修复体稳固,患者无明显不适,咀嚼功能恢复良好;有效:修复体基本稳固,患者偶有轻微不适,咀嚼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修复体松动、脱落,或患者存在明显疼痛等不适,咀嚼功能未改善。修复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预后指标:治疗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通过问卷调查及口腔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语言、吞咽、固位功能、美观及舒适程度。各项指标均采用0-10分评分标准,得分越高表明功能越好、患者满意度越高。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修复治疗有效率为95%(38/40),明显高于对照组75%(30/4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下表1。
2.2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比较
在预后方面,观察组患者的牙齿功能评分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如下表2。
3讨论
临床上对于牙列缺失主要采取人工牙修复治疗,但这种修复治疗方式很容易在操作当中影响患者牙龈组织,乃至后续牙齿功能,甚至加剧患者疼痛程度,使得修复治疗失败。而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属于全新修复治疗方法,相应修复义体和人体具备较高融合度,对患者牙齿及周围组织的影响很小,且利于患者牙齿功能的恢复[3]。
本研究通过对两种不同修复治疗方式的对比分析可知: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在牙列缺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修复治疗。从修复治疗有效率来看,口腔种植组高达96%,远超常规修复组的75%。在预后方面,口腔种植修复后的患者在语言、吞咽、固位功能、美观及舒适程度等多方面均展现出明显优势。
综上,牙列缺损患者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其症状,疗效显著,且利于患者预后。然而,口腔种植治疗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在临床实践中,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口腔局部条件、全身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等,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谢东阳,马明宇.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老年牙列缺损患者的效果 [J]. 中国民康医学, 2023, 35 (15): 66-68.
[2]王帅,任雪芬. 口腔种植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观察 [J]. 中国医药导刊, 2023, 25 (07): 762-766.
[3]许伟伟,单显峰,管庆华,等. 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J]. 中国实用医药, 2022, 17 (22):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