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
谭立梅
湖南省沅江市琼湖初级中学413100
摘要: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综合性学习活动通过整合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四个核心维度,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全面发展。本文从核心素养的内涵出发,结合初中语文课程特点与学生实际需求,探讨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原则与实施策略。通过实践研究发现,科学设计与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探究能力与团队合作意识,为培养具有综合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生提供实践支持。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实践研究
引言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阶段,其教学目标不仅在于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综合性学习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整合多样化的学习内容与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提升核心素养的有效平台。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实施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目标不明确、内容设计不合理、实施过程流于形式、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限制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使其未能充分发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需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目标出发,通过科学的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实现语文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培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组织专题探讨或项目研究,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升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可以通过情境化任务与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与团队协作能力。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讨了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路径,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与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实践参考。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目标设定
核心素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指向,其目标在于通过多维度的学习与实践,帮助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审美意识与文化认同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其目标设定应紧密围绕核心素养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与成长需求。例如,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方面,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通过口语交际、阅读分享与写作实践,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规则与技巧;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可以通过专题探讨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思维能力;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可以通过文学作品赏析与艺术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与创造潜能;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可以通过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或家乡文化调研,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与社会责任感。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设计
内容设计是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的核心环节,其合理性与科学性直接影响活动的质量与效果。在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内容设计中,需要注重主题的选择与内容的整合。例如,主题选择应体现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结合,可以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文化现象或自然科学问题设置活动主题,如“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科技改变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这些主题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参与热情,又能够为其提供多角度的探究视角与学习资源。
内容整合则需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结合。例如,在“环保行动计划”主题活动中,可以通过科学文献阅读帮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通过小组讨论与数据分析培养其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与实施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其社会责任感与环保意识。这种整合性的内容设计,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还能帮助其在活动中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与价值观认同。
三、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策略
实施策略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成功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实施策略中,任务驱动与合作学习是两个关键要素。任务驱动是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与意义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并完成学习目标。例如,在“探寻家乡文化”主题活动中,可以将任务设计为“家乡文化调研报告”的撰写,通过实地考察、访谈与资料查阅,帮助学生在探究与整理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与创新。
合作学习则是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在协作中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例如,在“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中,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完成诗文诵读、解读与创作任务,通过讨论与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与感悟。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还能通过多元视角的碰撞与融合,提升其思维深度与表达能力。
四、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体系构建
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是综合性学习活动效果检验的重要手段。在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构建中,需要关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的结合。例如,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与表现,可以了解其语言表达、合作意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情况;通过分析学生的活动成果,如调查报告、创意作品与活动总结,可以评估其知识掌握与能力应用的实际效果。这种评价方式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为后续活动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评价体系还需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例如,通过设计活动反思表与评价表,引导学生从目标达成、任务完成与个人成长等维度进行自我评估;通过组织小组互评或全班展示,帮助学生发现他人的优点与不足,并从中学习与改进。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团队合作意识。
五、结论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与实施,是实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目标设定、内容设计、实施策略与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具体路径,并通过实践分析其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与文化素养方面的作用。研究表明,通过科学设计与实施综合性学习活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帮助其在实践中实现知识迁移与能力提升。未来,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进一步结合教育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智能化与多元化的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与多样的学习体验。教师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创新活动设计与实施策略,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花亚军,许春香.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校本化实施路径[J].文理导航(上旬),2024,(12):82-84.
[2]戚芳.初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4,(34):15-17.
[3]倪自稳.素养立意下的中考语文综合性学习题命制策略[J].语文建设,2024,(21):59-62.DOI:10.16412/j.cnki.1001-8476.2024.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