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作者

于喆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山东济南

摘要: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经济战略,在国家发展建设中至关重要。我国正在逐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以开放促发展是高质量发展重要之路。企业高质量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从“以开放促发展”视角出发,探究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外资持股;资本市场开放;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时代背景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愈发频繁。外资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资源,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日益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关乎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层面看,现有关于企业发展的理论众多,涵盖了资源基础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然而,在解释外资持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时,这些理论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资源的独特性和整合能力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对于外资持股如何影响企业资源的获取、配置和利用,尚未形成系统的阐释。另一方面,委托代理理论主要关注企业内部的代理问题,而外资持股带来的多元利益主体和复杂的治理结构,使得传统委托代理理论难以全面解释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因此,深入研究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企业发展理论。

从实践层面看,各国政府积极出台政策吸引外资,期望借助外资提升本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然而,外资持股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并非总是积极的。在一些情况下,外资的进入可能导致企业控制权的转移、短期利益导向的经营决策等问题,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准确识别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对于企业制定合理的外资引入策略、政府完善外资监管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机制分析

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外资持股通过信息效应、监督效应和资源配置优化效应等多方面的作用,能够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信息效应

信息效应表现为外资持股提升企业市场信息供给与分析解读能力,改善市场信息环境,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一是境外投资者源于成熟资本市场,因信息劣势,会促使企业提高年报等公开信息披露质量。二是企业管理者为吸引境外投资者,会主动披露利好信息,提高自主披露频率,为满足分析师预测需求,还会提升公开信息质量和自主披露信息量。三是股票交易需求促使外部分析师和媒体加大对企业私有信息的挖掘,分析师为提高预测精度,媒体为获取“独家新闻”,分别从不同角度增加信息供给。四是外资持股者能低成本快速获取全球信息,拓宽市场信息来源,加快全球性私有信息在我国资本市场的传播,降低市场反应时滞。

(二)监督效应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利益冲突和非对称信息引发企业治理问题,外资持股可形成有效监督机制,促进我国证券市场法治机制完善,通过五条路径发挥治理效应。一是加强管理层监督,降低代理成本。外资投资的示范效应吸引境内机构投资者,二者共同参与企业治理,通过否决不利提案、抑制过高薪酬、遏制盈余管理等方式,降低管理层侵占概率,缓解“第一类委托代理问题”。二是遏制大股东掏空,缓解“第二类委托代理问题”。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股权集中,大股东掏空行为时有发生。境外投资者为保护自身利益,凭借较高持股比例和话语权,直接或间接遏制大股东掏空行为。三是防止“用脚投票”,促使企业自我改革。外资多为长期价值投资者,注重企业长期发展和治理水平。企业治理不佳时抛售股票会引发跟风,形成股价下跌压力,促使企业主动提升治理水平。四是吸引外部关注,加强外部监督。金融中介跟踪分析增多,挖掘企业信息,使管理层粉饰等行为易被发现;媒体监督和舆论压力能约束管理层和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五是加强外部监管,提升诉讼风险。我国金融监管层完善制度,加强企业外部监管,境外投资者法治意识强,企业违规时更易选择诉讼,增大企业诉讼风险。

(三)资源配置优化效应

资源配置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源流动,提升生产和价值创造效率,在外资持股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至关重要。在融资方面,外资持股具有积极作用。一是拓宽资金来源,改善股权结构,互联互通机制吸引大量境外长线资金,提升企业资金充裕度与使用效率,缓解融资约束。二是缓解信息不对称,境外投资者凭借信息优势挖掘价值项目,为长期发展价值的正净现值项目提供融资支持。三是提高定价效率,合理定价避免股价低估导致的股权成本上升,降低融资成本。四是提升国际地位,开放资本市场使境外投资者认知我国上市高新技术企业,为其海外融资创造可能。在投资效率方面,同样成效显著。一是影响投资决策,外资通过“用脚投票” 使管理层决策更慎重,持股比例上升还可直接参与治理,否定非效率投资方案,支持长期价值投资。二是强化股价引导,外资改善市场信息环境,提升信息含量,促使管理层依据市场反应调整投资决策,避免抛售危机。三是形成价值投资理念,外资改变投资者结构,以价值投资取代投机,减轻管理层短期业绩压力,使其着眼长远,投资长期价值创造项目,提升投资效率。

三、企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与内驱力

市场“同涨同跌”凸显资本市场有效性不足及企业自身问题。企业应提升价值创造与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内驱力。一是聚焦核心技术,精准识别关键方向,加大研发投入;二是构建创新人才管理体系,拓宽引才渠道,做好人才培养留存;三是强化知识产权管理运用,完善各环节制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及同行业合作交流;四是建立创新生态系统评估机制,定期评估并优化,提升科技创新与内驱力。

(二)注重提质增效的内涵式增长

高质量发展范式下,传统以利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需变革。一是重塑理念,树立全面综合绩效观,将创新、技术、人才等多维度因素纳入考核;二是考核创新能力,关注研发投入产出关系及成果转化效率;三是重视市场竞争力考核,涵盖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四是建立动态绩效考核机制,依据市场环境、行业趋势等定期调整指标,为决策提供依据;五是秉持为股东创造经济价值理念,通过多种举措实现内涵式增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打造国际化卓越企业

我国重视科技创新,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肩负产业升级、引领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使命,发展战略应契合国家战略,实现双赢。一方面,配合供给侧改革,调整业务战略布局,依据宏观政策剖析业务结构,优化产业链,提升要素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实施国际化战略转型。经济全球化下,拓展海外业务是必由之路。资本市场开放提供契机,境外投资者助力企业进入海外资本市场,企业应借此开展战略合作,创新合作模式与运营方式,打造国际化多维度具备卓越特质的企业。

参考文献

杨典. 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中国经验的社会学分析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1): 72-94+206.

刘程,王仁曾. 资本市场开放与公司治理优化——基于“沪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J]. 财会月刊, 2020, (12): 18-26.

刘建丽. 新中国利用外资70年:历程、效应与主要经验 [J]. 管理世界, 2019, 35 (11): 1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