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生长记】
庞宁宁
山东省德州欢乐岛幼儿园 253000
课程起源
有一天晨间活动时我们听到孩子们的聊天。萱萱:我昨天在家 吃豆芽了,但是奶奶说味道不如以前好吃,奶奶说豆芽可以在家自 己发。诺诺:老师,我们能发豆芽吗?师:当然可以,我们一起试 一试吧……
《指南》中明确指出: “要选择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感兴趣 的事物和问题;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因此我们就抓住中班孩 子强烈的好奇心,对新事物愿意尝试探索的欲望,再结合本班孩子 的特点,抓住时节,抓住特点,进行了本月的班本课程活动—— 《豆芽成长记》。
课程目标
1、认识豆豆的种类,了解各种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体验简单的 制作方法,从而喜欢吃豆豆类食品。
2、五颜六色的豆子也是神奇的种子,知道豆子的生长过程,尝 试在不同的环境里种植豆豆,初步了解植物种子与周围环境的相互 关系。
3、参与种植活动,体验、了解人们的劳作和辛劳,培养爱劳动 的情感和积极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
初遇豆豆
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入的了解豆豆,丰富孩子们的认知,我们开 展了认识豆豆的活动。
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这是什么?
对,是豆豆!那这些豆豆有名字吗?今天我们就和小朋友们一 起认识它们吧!
老师准备了黄豆、红豆、绿豆、黑豆等各种豆豆,一一介绍给 小朋友们听!
种植活动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种植绿豆——水培
第一天,我们把一些绿豆放进一个装了水的盆子里,想观察它 们的发芽过程。我们刚把绿豆放进去,这些绿豆像一个个活泼的小 孩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不久,它们就慢慢地沉到盆底。看着这些 漂亮的绿豆,我们真希望它们能早日发芽。
豆豆观察记录
第二天一早,我们把绿豆放在纸杯里,下午观察绿豆,发现绿 豆长胖了,它们比之前大了许多。有的绿豆把漂亮的绿衣服从中间 涨破了,露出一截白白的肚皮;有的绿豆露出了一点白色的小芽儿;有 的绿豆还没有变化,身披绿衣裳,生怕着凉似的。看着千姿百态的 绿豆,我们心里美滋滋的。
拿起尺子量一量
孩子们认真记录自己所观察的一些关于豆豆的生长变化,在交 流中发现了许多豆宝宝的秘密。
豆芽生长记
第三天
硕硕:我们去给绿豆喷喷水吧。
泊桥:让它们多喝点水,快点长大。
含含:我发现绿豆脱掉了漂亮的绿色衣服,露出胖胖的身体。 泊桥:它们都立起来了。
师:对啦,你们观察的真仔细,它们有的立起身子,根垂直向 下;有的斜躺着,有的斜弯向下,绿豆白色身子中间有一条缝,像是 要把绿豆分成两半似的,我们期待它们快快长大……
量一量,画一画……
第四天我们观察绿豆
玮玮:它们发出的芽儿长高了。
苗苗:而且它们还长出了小小的绿叶,小芽儿就像小手一样向 上升。
鸣鸣:我听见它们说:“我要长大,我要长大”……
师:哇……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我们 快去量一量,记录下来吧……
晒一晒我们的小豆芽
豆芽的生长过程如此神奇,我们每天用尺子量一量,用画笔记 录出豆芽的生长过程,一幅幅的豆芽图在我们的画笔下显得格外迷 人!快来看……
第五天,我们又去观察豆芽,嗬,那些“小尾巴” 已经长成粗 壮的“大尾巴”了!原本不多的绿豆,现在变成了满满的豆芽儿。这 些豆芽儿又白又胖,就像孩子们嫩嫩的胳膊。芽儿我钩着你,你连 着我,豆瓣就像小脑壳似的往上拱。真好看!
想不到这强壮的小豆芽,仅仅需要这一点儿水、空气和纸巾就 能存活下来,还长的如此旺盛,我心中充满惊奇和赞叹。
诺诺:老师,我想画一画……
白白:我也想画……
豪豪:我想测量一下看看长高了吗?
在种豆豆的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
1.绿豆在生长过程中对光照的需要不会很严格,会比较怕阳光 直照,我们的植物角每天阳光能照射到的时间不长,所以比较适宜 绿豆的生长。
2.为什么豆豆泡在水里容易发臭?原来豆豆泡在水里的时间过 长,导致豆子物质进行分解以后产生了气体。所以才会有一种鸡蛋 坏了的感觉。需要及时给豆子换水。
3.为什么豆芽会弯腰?豆芽的叶子太重,会导致豆芽生长弯曲。 还有豆芽会偏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是植物的向光性。
豆豆作品秀
可爱的豆子,不仅可以画一画,还可以吃、粘土豌豆哦。小朋 友们根据豆子的特征,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黏贴出了各 种各样的图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有趣的豆豆作品吧。
会跳舞的豆豆
豆子怎么会跳舞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小实验需要怎么操作 吧
实验原理:
当小苏打遇上白醋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泡附着在豆子上增加 了浮力,变成豆子的游泳圈,加上不断反应上涌的气泡,带着豆子 飘到水面,气泡接触空气或撞到其他豆子后破了,豆子因为自己身 体太沉掉到六水底。这样反复循环,我们就看到了会“跳舞”的豆 子了。
绘本故事《不一样的小豆豆》
和孩子一起听讲与豆豆有关的绘本故事《不一样的小豆豆》, 这个故事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豆豆的神奇之旅。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吧... …
舌尖上的豆豆
美味“食”光,孩子们品尝美味的豆子美食...
课程收获
在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比较,认识几种常见的豆 子,辨别它们的外形特征,通过自己动手种豆子,了解豆子的生长 过程,同时孩子们还有机会利用各种各样的豆子进行艺术创作,感 受美欣赏美。
孩子们发现了不同种类的豆子,并通过种植豆子、品尝豆制品 以及观察豆子的生长情况等……用明亮的眼睛去发现,用能干的小 手去探索,感受豆子所蕴含的价值。
孩子们获得很多与豆子相关经验,掌握了多种探究的方法,变 得更加积极主动、乐观坚持,初步学习分析事物背后的逻辑关系, 以及科学探究精神,这些都是孩子们主动探究获得的成果。
课程反思:
陈鹤琴先生提倡 “活教育理论”,认为大自然、大社会才是活 教材,孩子们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我们种植豆芽,让孩子们 回归自然,一颗小小的豆子也给孩子们带来了很多乐趣和收获,本 次“绿豆” 引发的课程故事,引发孩子们喜欢大自然、乐于探索的 品质,在观察豆芽成长的过程中,激发了幼儿思维想象能力,专注 力和独自思考的能力。
豆子的故事还在继续,期待孩子们有更精彩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