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探究

作者

尹紫琳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实验小学 343009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课本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升。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阅读兴趣不高、阅读方法不当、阅读资源匮乏等,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不仅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语言素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其阅读兴趣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现状却不容乐观,学生在课外阅读资源的选择、方法的掌握以及兴趣的激发上均存在诸多挑战。因此,深入探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的策略,旨在通过科学有效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兴趣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在动力。只有当学生真正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时,他们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去。因此,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是开展课外阅读的首要任务。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需要努力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这包括在教室里设置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阅读材料;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利用班会、晨读等时间,引导学生朗读课外读物中的精彩片段,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利用教室的一角设置了图书角,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带到学校,与同学们分享[1]。同时,她还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轮流上台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们逐渐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角借阅书籍,积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

(二)结合学生兴趣选择阅读材料

学生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选择符合学生兴趣的阅读材料。例如,对于喜欢冒险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作品;对于喜欢童话故事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作品。某小学语文教师发现班上有一位学生对科幻小说特别感兴趣,于是她专门为他推荐了《三体》等科幻作品。这位学生在阅读这些作品后,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阅读兴趣,还激发了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热情。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例如,举办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读后感征文比赛、故事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体验阅读的乐趣。某小学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了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竞赛的内容涵盖了学生们近期阅读的课外书籍。学生们在准备竞赛的过程中,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激发了阅读更多书籍的欲望。

二、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策略

课外阅读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定时阅读、边读边思、做读书笔记等良好习惯。定时阅读是指让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段内进行课外阅读,以形成稳定的阅读习惯。边读边思是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理解文本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做读书笔记则是指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以及文本中的精彩片段和名言警句等,以便日后回顾和复习[2]。某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阅读半小时的课外书籍,并鼓励他们边读边思,做读书笔记。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教授阅读技巧

阅读技巧是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质量的关键。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应注重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阅读技巧,如略读、精读、速读等。略读是指快速浏览文本内容,了解文本大意和主旨。精读则是指深入研读文本内容,理解文本中的细节和深层含义。速读则是指快速阅读文本内容,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这些阅读技巧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某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专门为学生们上了一堂阅读技巧课。她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让学生们了解了略读、精读、速读等阅读技巧的具体应用方法。在后续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们逐渐掌握了这些技巧,阅读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自主阅读是指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自主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阅读建议和指导,如推荐适合他们年龄段的优秀课外读物、提供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等。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阅读任务和挑战,如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书籍、撰写读后感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动力。某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外阅读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她不仅为学生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的课外读物,还设置了每月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的任务[3]。在这样的鼓励下,学生们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的习惯,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为了有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等方面的工作。通过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结合学生兴趣选择阅读材料、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教授阅读技巧以及鼓励学生自主阅读等方式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相信在教师的引导下,小学生们一定能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知识、增长见识、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 姜敏钰.拓展阅读,愉悦畅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探索[J].山西教育(教学), 2024(1).

[2] 丁楠.数字化赋能:运用线上资源推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开展的策略研究[J].  2024(3):107-109.

[3] 张景华.整本书阅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J].语文课内外, 2021(12):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