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作者

胡刚

池州学院 安徽省池州市 247000

摘要: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速,我国长三角地区在发展中对于养老产业的需求也愈发提升,但是区域之间也存在着养老资源分布不均、政策协同不同以及服务标准差异等诸多问题。所以,为提升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水平,论文基于老龄化背景,提出了包括政策、资源以及合作模式等方面的协同发展策略,从而助力促进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协同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达到推动长三角区域养老产业跨区域联动发展的效果。

关键词:老龄化背景;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前言: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我国2025年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22%,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常住人口数量达到2.38亿人,占全国人口比重16.9%,巨大的人口保有量以及社会老龄化趋势,也加剧了长三角地区的养老产业需求。所以,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促进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实现协同发展成为关键的一环,通过构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模式既能满足长三角地区激增的养老产业服务需求,同时也能给老年人群体带来更加舒适的养老服务,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一、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意义

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实现协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区域协同能够打破行业壁垒,进而有效整合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资源,结合各区域需求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突出各区域养老服务的优势互补,达到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与质量的效果。在实际中,长三角各地区养老服务各有优点,如上海的高端养老服务、浙江的智慧养老、江苏的医养结合、安徽的生态康养等养老服务形式各具特色,通过构建养老协同发展模式能够促进各地区养老服务行业相互借鉴优势、相互协同,形成跨区域联动发展模式,以此给广大老年人群体提供更加精准化、舒适化、高品质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并且,通过养老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也能有效缩小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产业的区域差距,如一些地区存在养老服务供不应求、而一些地区则养老服务资源闲置等,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加剧了构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模式的需求。所以,基于社会老龄化发展背景积极推动养老产业协同成为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也是提升我国社会养老服务水平的关键一环。

二、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挑战

区域发展不均衡是当前长三角地区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尽管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领先,但是其内部的养老产业服务需求、产业发展特色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如上海、苏州、杭州等经济发达城市养老服务需求巨大,城市人口密集,因此养老服务体系也逐渐发展完善,而一部分地区则会受限于地区资金支撑、人才限制、技术限制等出现养老基础相对薄弱问题,造就了养老服务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影响到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质量和效果。

(二)政策协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挑战

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面临着来自于政策协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挑战,如何打破这一挑战成为决定长三角养老产业能否实现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实际中,长三角各地区针对养老产业发展所制定的政策补贴、用地规划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各有差异,这些差异性又会导致区域养老产业协同受到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养老产业跨区域协同势必涉及到企业的跨区域布局以及协同互动,而这又与区域政策配套、管理规章制度等息息相关,如何建立起完善的政策协同机制成为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

(三)服务标准与资源整合不足所带来的挑战

服务标准和资源整合不足是当前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所面临的又一挑战,如何在老龄化背景下实现服务标准与资源的深度整合是促进长三角养老产业跨区协同的重要一环。在实际中,主要表现为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资源相对碎片化,医疗资源、康养资源、文旅资源等相对碎片化分散,并未形成统一化、集中化的养老服务调动机制,如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并未建立起医养结合模式,康养旅游资源建设同样并不完善,所以如何实现服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养老服务资源的深度整合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三、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建议对策

(一)强化政策协同,构建一体化支持体系

大力强化政策协同,是推动长三角养老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一环,因此需要以政策协同为突破口,构建起一体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首先,长三角各地区政府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联合制定养老产业发展规划、补贴政策、用地保障以及税收优惠政策等,通过彼此之间联合实现政策协同,有效消除政策壁垒[1]。同时,长三角地区可以积极推行“养老服务资质互认制度”,通过这一制度建立起区域范围内的养老产业服务资质互认,这一过程既有助于促进养老服务企业的跨区域布局,同时也能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跨区域调动与配置,进而助推养老服务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

(二)推动资源整合,优化区域养老服务配置

资源整合在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和价值,因此需要以资源整合为中心优化养老服务配置。在实际中,长三角地区需要加强区域的合作与联动,积极推动集“医疗、康养、文旅”于一体的养老服务资源联系互动机制[2]。例如: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之内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的方式实现“医养一体”,从而确保医疗和养老服务能够深层次协同与互动。此外,康养资源的整合也要深度融合地区旅游资源,打造契合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康养精品旅游路线,这样既能实现养老服务资源跨区域调动,又优化了养老服务配置,有助于促进养老服务区域协同发展。

(三)创新合作模式,促进产业联动与标准化建设

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也要围绕合作模式的创新积极推动产业联动和标准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要大力构建政府、企业与社会的多元化联合互动机制,通过对于三方主体的深度整合实现多维合作,助推产业联动以及区域养老服务标准化[3]。如,政府通过出台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区域养老协同模式中,通过PPP模式好的打造高品质养老服务模式,如推出“智慧养老服务社区”、“康养+文旅”、“养老+保险”等多种养老服务形式,通过多元化养老服务满足广大老年人群体的差异化服务需求,形成完善的区域养老服务品牌,以此助推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

结束语:

研究发现,社会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区域养老服务需求愈发旺盛,在这一背景下大力促进区域养老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而政策、资源以及合作模式等多个维度的完善与创新则是实现长三角养老产业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键。未来,随着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愈发完善,长三角地区养老服务的跨区协同模式也必将实现高效化与创新化,逐步形成全产业链跨区域联动协同发展模式,为广大老年人群体提供高品质养老服务。

参考文献:

[1]林芝仪.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体育产业与养老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J].价值工程,2024(28):1-3.

[2]沈薇.深度老龄化趋势下养老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赋能养老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以太仓市为例[J].产业科技创新,2023(2):20-23.

[3]任泽涛.促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的思路及对策[J].老龄化研究,2024(5):1953-1957.

本文系2021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课题名称:老龄化背景下长三角养老产业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CX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