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

高亚妮

榆林市第十一小学 陕西榆林 719000

一、“参与式”课堂评价内涵解读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

选择性反应评价是一种基于学生对问题或任务做出判断、选择的评价方式,常见于听力理解、词汇识别等环节。它强调学生在有限选项中快速提取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这种评价形式通常以单选题、配对练习等形式呈现,虽然看似传统,但若设计得当,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活跃度。

(二)论述式评价

论述式评价要求学生围绕某一主题或情境展开表达,形成较为完整的语言输出。这不仅是语言组织能力的体现,更是思维深度与逻辑性的反映。在小学阶段,论述式评价可通过简短对话、小故事复述等方式实现,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用英语思考与表达的习惯。

(三)表现性评价

表现性评价关注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完成任务的过程与结果,是“参与式”评价中最具实践意义的一种。例如,在英语课堂上让学生扮演顾客与服务员进行购物对话,或是根据图片描述人物特征等,均属于此类评价。这类活动不仅能检验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促进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

(四)交流式评价

交流式评价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是构建积极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通过提问、讨论、小组汇报等形式,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也能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观点、倾听他人意见,从而形成良好的语言交流习惯。

(五)课堂小结评价

课堂小结评价是指在课后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与疑问。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我反思与归纳总结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今日我学会了……”“我还想了解……”等开放式作业,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小结。

二、“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

(一)选择性反应评价的应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选择性反应评价常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词汇、句型的理解与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完颜色、数字、动物名称等单元后,教师可设计趣味性强的匹配游戏或闯关答题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评价任务。此外,借助多媒体技术,如动画、音频播放等手段,可以提高题目呈现的生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二)交流式评价的应用

交流式评价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可通过设置情境对话、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沟通。例如,在教授家庭成员相关词汇时,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邀请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提问。这种互动生成的方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三)表现性评价的应用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围绕某一主题设计综合性任务,如“我的理想职业”、“周末计划”等,让学生通过绘画、演讲、

表演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理解和创意。此类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技能,还促进了跨学科整合,如美术、音乐等元素的融入,使英语学习更具综合性和创造性。

(四)论述式评价的应用

论述式评价在小学阶段应注重语言输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教师可在每节课结束前安排“一分钟自由表达”时间,让学生围绕当天所学内容进行简单陈述。也可以在单元复习时组织“小小演说家”活动,鼓励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发表看法。这些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激发他们的语言创造力。

(五)课堂小结评价的应用

课堂小结评价应当成为每节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在下课前五分钟留出时间,引导学生用英语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例如,可以采用“三个词+一句话”的模式:用三个关键词概括今天学到的内容,并用一句话说明自己的感受或疑问。这种方式既简洁明了,又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三、“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反思

(一)“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局限

尽管“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展现出诸多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首先,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语言表达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部分学生在面对开放性任务时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影响评价效果。其次,教师在设计与实施评价活动时需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这对教学节奏的把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不同学生在参与度上的差异也可能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影响评价的公平性。

(二)“参与式”课堂评价的合理应用

为克服上述局限,教师应在评价设计中注重分层与差异化。例如,对于语言基础较弱的学生,可以提供更多示范与引导,而对于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则可适当增加任务难度,给予更多发挥空间。同时,教师应注重评价过程中的正向激励,及时给予肯定与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此外,应加强同伴互评机制,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尊重差异,从而形成多元化的评价视角。

四、结束语

“参与式”课堂评价作为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重要评价方式,已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改变了传统评价中重结果轻过程的弊端,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目标灵活选择评价形式,注重过程性与互动性,真正实现“以评促学”。唯有如此,才能充分发挥评价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推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优化课堂评价语言,实施课堂有效评价. 唐佩玉.新课程(上),2018(12)

[2] “参与式”课堂评价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傅蓉.小学教学研究,2025(03)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课堂评价基本策略研究. 潘蓉蓉.教书育人,2019(25)

[4] 运用 B4L 理念改进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课堂评价. 石晓芳.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