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

侯德瑞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第七中学 162650

在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中,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推动他们的思维发展,教师应紧密围绕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教学活动的针对性设置,构建丰富、多元的学习课堂,革新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进行深度的学习探究,让他们通过高效的学习,逐渐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深层次的进步与发展。

一、假设情节,架构质疑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在语文教育实践中,假设故事情节,架构质疑情境,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认真研读教材,为学生创造想象、质疑的空间,引领他们积极思考,寻求证据,增强他们的理解力,并促进其推测能力的提升,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并以此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解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教师就可架构质疑情境,引导他们立足小说的情节以及人物的设定,进行文章的续写,对课文展开多元的解读,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与创造力,从不同的维度、视角切入,思考故事发展情节,同时,密切关注文章的细节描写,包含人物的主要动作、心理层面的改变等,并结合课文映射的时代背景、文化习俗等语境,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及作品的社会价值。同时,在进行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观沧海》一课时,还可鼓励学生对诗歌中的意象进行对比和分析,使他们对课文意象所诠释的深层内涵、情感色彩,予以深刻理解,通过搭建此种学习情境,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构建进步的阶梯。

二、对比解读,开辟思考路径

综合语文学科的特征来看,文本的多元解读是常态,很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尤其是文本解读层面也表现出这样的特征,这正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契机。而其实不同的解读视角均有着丰富的文本内涵,这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视角审视与思考问题的机会。因此,在初中语文教育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开展对比解决的教学,助力学生开辟思考的路径。

首先,指导学生思考分析,不同学者对相同文本的解读,使学生了解到人们看待事物是千人千面的,在比较学习中,丰富自身的视野边界。与此同时,还可让他们对,所学的课文内容进行解读、质疑,激活其自主性,让其主动查阅资料,并进行交流探讨,在这样的学习中,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其次,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对比权威与其他解读存在的不同,以此提升其分析水平,对文本建立深层体会。此种进行比较学习的方式,可开拓学生的思考路径,使他们生成深度的思维意识,切实明确文本的核心内涵,及作者写作思路,以此开阔自身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质疑语言求证,这也是培养其反思能力的学习过程,可让他们清晰界定自身的薄弱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优化,切实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组织辩论活动训练思维

辩论是培养思维能力的有效方式,既是对自身观点进行表达的一种过程,还能在辩论的过程中,倾听他人的表述,展开深层的剖析、论证、评估,并给予表达者清晰、合理的回应。因此,在初中语文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教师可组织辩论活动,鼓励他们条理明朗地表达自身观点,并理性聆听他人的表达,对存在的逻辑、漏洞进行识别,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阐述,实现对他们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标。

例如,在解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教师可先进行辩论主题的挖掘,这样的文本通常具有一定的解读空间,可为辩论的开展提供丰富的话题与素材,如对于《皇帝的新装》一课,教师可让学生重构故事结局,设计具有挑战性的辩论主题,指引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分析与谈论,建立初步的认知体会,驱动其学习能动性,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同时,不仅要以教材的课文为根本,还可密切关注社会中的热点事件,提取与之有密切联系的主题,让学生围绕课文,说一说生活中见到的与《皇帝的新装》有关的故事,并让他们从不同的层面出发进行解读和阐述,丰富学生的认知体会,强化其批判性学习思维。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指引学生做好以下几点,仍旧是在辩论时,耐心倾听对方辩手的解读,然后有针对性地予以回击,有论点、有论据地进行表达,建构合理的论证结构,支持自己表达的观念。此种组织辩论的学习方式,可切实增强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是促进其高阶思维发展的关键,在未来的学习中,教师应持续对学生进行引导,拓展他们对所学知识的深层剖析与内化,以此夯实学生的语文知识根基,促进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并推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总而言之,培养批判性思维,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教师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积极寻求有力的教学路径,通过假设情节架构质疑情境,对比解读开辟思考路径,以及组织辩论活动训练思维的方式,搭建高效学习课堂,使学生能真正地领略文学知识的内涵,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促进其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永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嘉应文学,2023,(21):146-148.

[2]汤寅颖.初中语文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D 刊(学术刊),2023,(06):14-16.

[3]林珂伊.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鲁迅作品阅读教学[J].文学教育(下),2023,(05):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