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作者

常军涛

身份证号码:411081198805101258

引言

在我国工业领域对高效生产和智能化转型需求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机电一体化技术已成为推动机械设计制造革新的重要动力。在传统机械制造过程中,单一依赖机械或电子技术已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新路径。它不仅赋予机械设备更多的智能化特性,还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意义

1.1 切实提升机械设计制造产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充分结合信息技术,能够对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行业进行优化升级。工作人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将电信号转变为机械能,这就避免传统生产方式下人工操作带来的误差,进而影响生产质量。同时,机电一体化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实际应用能够实现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分析与监控,这样就能够有效促进机械制造的自动化发展,提升生产效率。

1.2 提高机械制造的操控性

机械制造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各个机械设备的协同工作,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可以借助集中控制程序,在计算机的帮助下实现对制作设备的统一控制,这样就可以避免传统生产工艺中由于人为操作误差导致的生产精度不足情况,进而提升机械生产质量。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整个生产过程无需人为操控,因此机械设备能够在程序控制下严格按照生产规范进行操作,这样就能够提升机械制造生产过程的规范性,使生产过程中的机械设备处于相同的作业模式下,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2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实践应用

2.1 传感设备中的应用

传感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信息传递功能,能够全面采集、分析处理并输送系统设备中的相关信号,并结合各类元件的实际运行情况和需求,基于产品加工制造要求,及时发出正确指令。在此基础上,机械设备、通信和执行系统等协调运行,保障信息数据安全传输,以此保障整个系统顺利运行。从机械设计制造层面进行分析,工作人员利用传感设备,提高对机械设备的操控水平,向特定系统内及时传输相应信号,进而针对性控制不同元器件,充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优势,将其落实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有力保障。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借助传感设备,实时观察各类电子元器件的实际运行状况,利用其高灵敏度的优势,全面检测各类机械设备的内部系统运行状态。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传感设备内,加强信息数据传送的安全可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类因素对信息传输的不良影响,以此提升机械设备控制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获得良好的机械设计制造效果。

2.2 在数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数控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被广泛应用,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成效,提高了机械设计制造水平。对此,为了发挥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价值,相关人员可以将该技术落实在数控技术领域,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为机械设计制造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如,数控技术的应用,为机械设计制造工作带来较多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各项细节工作的复杂程度,整体操作流程较为繁杂,消耗较多人力、财力和物力。在此基础上,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在数控技术领域,优化数控系统,简化操作流程,降低工作难度,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促进整个行业高质量发展。

2.3 集成化技术的应用

该技术全面整合了计算机、通信等先进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机械制造

为集成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指引。工作人员应不断优化集成系统的流程,充分发挥数据库、信息网络等平台的优势,全面整个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各项操作流程,促使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协同运转。集成系统应用中,在计算机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加持下,有效提高了机械设计制造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如,工作人员借助计算机技术中的 CIMS 系统,能够达成机械产品从订货、机械设计制造到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工作的自动化。集成化技术具备高度集中的特点,能够优质高效地完成信息处理任务,并提高信息决策工作效果。集成系统包含 CAD、CAM、CAPP 等多个子系统,为机械设计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4 监控系统的应用

机械一体化监控系统在机械设计制造中应用,有利于工作人员对机械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远程、实时监测,并结合实际情况,远程操控设备,针对性调整设备运行参数,提高产品生产质效。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监控系统,及时掌握机械设备的相关信息,实现机械设计制造计划的针对性调整。同时,工作人员积极引入图像识别技术,丰富监控系统功能,进而为机械设计制造工作提供多种多样的参考信息。如,机械产品加工制造过程中,对于关键制造环节,将高清摄像头安装在相对应的设备上,进而对设备运行状态进行持续性的监测,以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控产品制造的全过程,减少各类因素对产品制造的不良影响。机电一体化监控系统的应用,有效监测机械设备的生产效率、能耗等关键指标,并向控制中心及时反馈,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掌握机械设备的能效表现。在此基础上,管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设备运行策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能耗,节约资源,减少成本,实现可持续生产,创造更多综合效益。

2.5 在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应用,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通过将各种生产设备、输送装置、检测仪器等有机结合,并利用电子控制系统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自动化生产线能够实现生产流程的优化,减少了生产环节中的等待时间和物料搬运距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自动化生产线配备了大量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采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数据,如设备运行状态、产品质量参数等。电子控制系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对生产线的实时监控。

2.6 在智能检测与控制领域的应用

在机械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检测至关重要。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检测系统得以实现,通过采用传感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对产品的尺寸、形状、表面质量等进行快速、精确的检测。例如,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利用激光传感器和机器视觉系统,可以对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缺陷进行在线检测,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中合理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对设计制造流程进行优化。通过将多学科技术进行有机整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大幅提升了机械设备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推动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双重提升。本文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不同类型的分析,从多个方面阐述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推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普及提供有益借鉴。

参考文献

[1]郝中波.机电一体化在农业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24,55(9):74-76.

[2]彭彦阳.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工程建设(维泽科技),2024,7(4):81-83.

[3]聂磊.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J].数码精品世界,2023(5):52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