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化平台的安全生产管理探讨
冯飞飞
高化学(江苏)化工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江苏南通 226017
摘要:在企业发展运行的过程中,安全生产工作在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与社会发展趋势与实际发展情况相互结合,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安全生产工作当中,推进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升级,真正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另外,生产工作的安全系数也能够因此得到保证,从根本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对生产工作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首先阐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建设信息化平台的意义,有针对性的提出应用策略,满足各项工作稳定开展的需求。
关键词: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创新策略
引言: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发展国家经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互联网发展的不断深入,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的安全生产管理也逐渐开始影响了传统安全管理模式。
1.安全生产的基本理论与原则
安全生产是生产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基本理论强调在生产活动中必须始终将人员安全放在首位,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操作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同时保障生产设施及环境的稳定与安全。安全生产的原则涵盖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以及持续改进等多个方面。预防为主的原则要求在生产活动开始之前,就应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转化为实际的事故。综合治理则强调从制度、技术、管理等多个层面出发,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全员参与原则意味着每个员工都应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在工作中能够严格遵守安全规范。持续改进原则则要求企业定期对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进行审查和优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产环境和需求。
2. 安全信息化平台的策略构建
2.1 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
在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中,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这一体系应包括规章制度、人员培训、风险评估、设备设施、日常作业和应急管理等多个要素,以确保公司在动态的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稳定运行。企业可以参照安全标准化要素,构建以安全标准化为基础的安全管理模型。将日常规章制度的发布、评审、学习、考核流程在系统中实现;人员的日常培训活动可以通过平台中网络课堂开展,可在网上学习自己所需的能力教材并通过考核认证;应急管理可以实现一键应急,通过一键应急按钮调动全厂的应急力量和应急资源,指导人员携带相应的应急器材前往事故发生地点开展应急救援。
2.2采用先进的安全实时监控技术
在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中,采用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包括传统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监测系统,更涵盖了如行为分析、人工智能(AI)、趋势分析等前沿技术。例如,AI可以实时分析人员是否佩戴合适的PPE,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并发出预警信息,还可以实时分析危险区域,人员闯入危险区域智能告警。此外,在吸烟识别、手扶楼梯检测、打瞌睡检测、人员态势分析等多个应用场景均可实现预警。采用红外视频监控结合AI技术可以及时发现重点部位产生的烟雾和火灾,通过联锁喷淋或灭火系统第一时间开启灭火。在设备管理上,可利用旋转机器设备周期性运动时伴随的振动、声音、电流、温度等特征。通过对震动、温度等动态信号进行高频数据采集,得到机器运行的全面动力学细节信息。利用机械故障机理模型+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机器状态识别、故障诊断、寿命预测,实现预测性维护。
2.3形成安全和生产兼容的立体化智能平台
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延展传感器和AI视频监测应用。对系统对接和厂区内视频汇聚,在此基础上通过抽取厂区内的各类实时数据(如温度、压力、液位、流量等)和现场实景视频的AI分析,对工厂人、机、物全要素进行数据采集和汇聚,形成企业生产数据中心,并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将生产数据、分析数据进行精准仿真映射、告警呈现、视频联防,实现对厂区内生产装置的的可视化管控。
3 安全信息化平台的优势
信息化平台的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相比,能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效率。传统安全管理依托人工记录材料,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资料遗失,而且无法实时汇总分析,有了电子信息化平台,可以对安全生产全面监控,包括事故预警、隐患排查、安全培训等各个环节,而且平台可以数据分析和报表生成,及时反馈安全生产状况。另外,信息化平台还能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通过实时传输的数据准确可靠,避免人为作假,从一定程度上更真实反映了安全管理的现状。同时智能化的AI识别功能可以减少监管人力不足及监管死角的问题,全天候全角度地对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实施监控、识别、告警,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厂区的安全性,一键启动的应急系统使应急变得更高效更快速更有针对性,将事故救援资源在短时间内整合完毕。综上所述,信息化平台带来的高效管理是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无法达到的。
4.提升安全信息化平台的对策建议
4.1 提高全员安全意识与培训
安全信息化平台虽然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但至始至终都是作为安全管理的一个工具,提高公司的安全管理水平绝不能单单依靠先进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而是更要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员工往往成为安全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根据统计,超过60%的安全事件都源于员工的疏忽或错误操作。因此,企业应将安全文化融入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让员工更好的利用安全信息化平台工具,发挥平台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现场的安全管理。
4.2加强网络安全防护
在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中,强化网络安全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企业有大量的生产数据和管理流程在平台中,这就要求平台需要更高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通过引入先进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和数据加密技术,构建多层防御机制,有效抵御外部威胁。此外,还需定期识别潜在的威胁和漏洞,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保护企业的商业机密。
4.3 企业与政府在安全管理中的角色定位
在信息化平台安全管理中,企业与政府的角色定位至关重要。企业作为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主体,应承担起首要的安全责任。这包括定期进行平台功能检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同时,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员工培训提升全员的安全意识,防止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风险,如Google的“安全默认”文化,就是将安全意识融入到每个员工的工作中。政府的角色则体现在制定和引导企业安全信息化平台运行,以及提供安全保障的宏观指导。政府也可建立适应信息化发展的信息化平台,通过信息化平台监管手段达到监管企业的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安全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属于一项较为系统且复杂的工程。完善的企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能够切实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帮助企业更加顺利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在整体层面提高企业的运行效益。但是,受多元因素的影响,我国现阶段的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运行时间有限,若要完全由以往的安全管理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过渡,应积极发现其中的问题应提出时效措施,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各项工作的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防护控制系统风险及危害分析[A]. 李樊,周超,杜呈欣,王志飞,赵俊华.第十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论文集(2)[C]. 2019
[2].城镇燃气工程安全管理研究[A]. 卢毅.中国燃气运营与安全研讨会(第十届)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燃气分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19
[3]季俊红,齐满富,秦国强.浅谈中小化工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J].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2018(01)
[4]周忠伟.浅议加强现代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思路[J].工业c,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