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
林品清
广西岑溪市筋竹中学 543209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将跨学科主题学习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可以说,将历史与美术、地理、语文、生物等学科衔接在一起,就能融合多个维度的思想方法、内容、资源,从而带动学生开辟新的学习视角。在一个更加巧妙的学习情境中展开体验与感知,逐步形成一定的历史解释能力、史料论证能力,发展家国情怀和时空观念等,建立终身受益的核心素养。因此,本文针对此种情况,联系文献研究、经验总结,阐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路径,希望为广大教师带来更有价值的参考。
一、将语文和历史融合,丰富跨学科主题学习资源
历史学科和语文学科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很多类型的文学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为原型,在作品中也蕴藏了丰富的启示、道理。同时,一些作品所代表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都是极为鲜明的,引导学生从文学作品解析的角度去切入,就能够真正以史为鉴,使学生获得原有基础上的全面发展。而作为教师,就需围绕着语文和历史学科的融合,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并且引入不同类型的资源内容,帮助学生运用语文中的思想方法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探讨,关注到特定时期与文学作品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在融会贯通的空间中获得发展。
以“百家争鸣”为例,教师可以将语文学科中的《论语》引进主题活动中,启发学生分析《论语》的主张和观念,探索其对民族文化产生了哪些影响。通过对《论语》中阐述观念的分析,学生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孔子的人物形象,明确孔子的思想主张。以“开元盛世”“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等课为例,教师同样可以从语文角度切入,融入更多唐朝时期的文学作品,带动学生去分析白居易、杜甫、李白等一系列唐代文学大家的作品,分析其中的特点,持续建立起一定的文化认同感。例如《长恨歌》就是白居易的代表作品,白居易站在了同情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立场上去创作了长恨歌。这种模式就能让学生在分析、认知的过程中,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享自己的个性化认知。巧妙的模式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解释能力和史料论证水平,发展核心素养。
二、将美术和历史融合,升华跨学科主题学习体验
美术和历史学科之间是不可分割的。某种程度上来看,各个领域都蕴藏着人类文明与丰富的艺术成果,不同的艺术表现背后都蕴藏着历史故事。所以,在跨学科教学的视角下,作为教师需要从美术学科角度切入来进行实际性活动的开展,尽可能消除历史与现实之间所存在的客观距离,让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去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最终获得发展。此类融合性的方式,既能在潜移默化中带给学生熏陶、感染,促使他们升华审美认知情趣,又能够辅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文化理解意义,树立家国情怀,建立时空观念等。
以“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为例,从跨学科教学的视角去切入,教师则应该进行有效设计,立足于美术学科的诸多资源,引导学生感知当时的艺术成就,关注到这一时期所涉及的代表性作品,辅助学生在极具跨度的学习体验中,更加精准地汇总此时期的一系列成就,获得持续性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引进王義之和《兰亭序易》、顾恺之和《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网石庭和龙门石窟等一系列资源,予以学生感官刺激,启发学生在参与品鉴的过程中,发展审美素养和鉴赏能力,关注优秀文化艺术遗产代表了中华民族带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产生更显著的课程实施效果。
三、将地理和历史融合,提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性
历史学科与地理学科之间的要素是相互交叉、融合的。可以说,从地理的角度去切入,就能够让学生跨越时空的障碍进行更明确地判断、分析,逐步建立起正确的历史观、世界观。在地理资源的支持下,学生也能获取到综合性的信息,为深层次的感知提供落脚点,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和质量也会事半功倍。某种程度上来看,启发学生在脑海中还原真实的空间,也会真正发展时空观念素养,最终提升核心素养,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以“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为例,教师则可以用硬纸壳制作夏商周时期货币,而后引导学生将货币模型贴在夏商周时期的国家版图上,引领学生利用地理知识剖析早期国家及社会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联,一方面提升金融素养,另一方面增强人地协调观,以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以“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为例,教师则可以整理与这个历史时期交通相关的地图,归纳总结交通基本信息,启发学生分析“交通对国家发展带来了哪些影响”,关注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的现实意义,持续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面落实高质量的跨学科教学,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活动,往往可以支持学生形成历史解释能力、史料论证水平,获得时空观念、家国情怀层面的持续发展,真正提升核心素养,迎接未来的诸多挑战。因此,作为教师仍需要在今后展开持续性的研究和探索,寻求不同的方法与支持性策略,围绕着多个学科与历史学科的融合,生成相应的主题活动,引领学生在沉浸式的体验中去进行高质量的融通性学习,从跨学科教学的视角去切入,获取到综合性的信息,在巧妙的探究进程中发展核心素养,达成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余岚. 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探索 [J].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25, (05): 20-23.
[2]黄小艳. 跨学科主题学习视域下的初中历史问题链设计策略研究 [J]. 教师, 2024, (36): 66-68.
[3]姚伟建.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教学评价思考——以“探寻丝绸之路”为例 [J]. 教育, 2024, (28): 20-22.
[4]李田玉,阴思浓,甄圣陶.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路径建构与实施[J]. 中国教育学刊, 2024, (S1): 141-143+147 .
[5]孙东旭,刘金洁,郭会敏. 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践行与实施[J]. 读写算, 2024, (29):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