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分析

作者

陈楠楠

阜南科技艺术学校 安徽阜阳 236300

引言:与碎片化阅读不同,整本书阅读强调系统性、全面性开展研读,要求阅读从书籍整体架构出发,深层次对书中主题、内容以及情节发展进行了解,形成整体性感知。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提升自身语文素养,培养综合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但不容忽视的是,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状况却常不容乐观,阅读深度不足、对文本理解停留在表层等问题十分突出。鉴于此,为切实发挥整本书阅读教学有效性,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提升其语文素养,积极对本课题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重要价值

(一)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构成层面,整本书阅读可为中职学生构建系统性语言实践场域,使其能够更快速地实现沉浸式研读。此时,学生通过对文本语料的细致化处理,便能够迅速达到语言知识结构化积累目标,从而切实提升自身的语言建构能力。除此之外,随着文本解读的持续深化,学生亦能够通过对文章主题的探究,人物形象的剖析以及叙事逻辑的整理,快速锻炼自身逻辑思维,形成高阶认知能力。后续能够通过现象看本质,深层次感悟文章中的崇尚品德以及美好情感,顺利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全方位跃升[1]。

(二)有利于中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

基于人才培养定位,中职教育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兼具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应用型人才,而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此目标就具有十分明显的内在价值同构性。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任务驱动环节,学生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对阅读计划制定等元认知活动进行完成,从而扎实锻炼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此种便与职业教育体系中促动学习者可持续性发展的核心要素十分契合。与此同时,基于文本内容所开展的小组讨论等互动环节,亦可系统性地对学生沟通表达能力进行锻炼,这与现代化职场之中的跨部门、跨岗位协作要求较为匹配。

二、基于有效性提升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

(一)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实现深度阅读指导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环节,有效问题设置能够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对文章内容文章主题进行思考,确保阅读效果全方位提升。以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平凡的世界》为例,在阅读初期,为帮助学生能够顺利且具体的对作品基本内容进行了解,教师可设置一些基础性较强的问题,适当发出疑问即“此本书主要讲述哪些人物的故事?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处于何种环境之中呢?”通过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能够系统性对小说主要人物-孙少安等进行梳理,并明确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状,从而生成作品初步认知,为后续更深入的落实阅读奠定基础。在阅读持续深入下,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设计分析性问题,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人物形象剖析,如“作为亲兄弟,主人公孙少安及孙少平,在性格上有什么区别呢?性格对后续的人生道路选择又会产生如何的影响呢?”通过此问题受解,便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深层次地对作品内两亲生兄弟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进行分析,从而精准得出结论,即孙少平坚韧、孙少安勤劳。紧接着,便可乘胜追击,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入且具体的对作品主题进行了解为实践导向,设计探究性问题,如“在此篇文章之中,多次提及平凡以及不平凡等词,那么二者是如何体现的呢?通过此篇作品的阅读,你觉得它是向我们传达了何样的价值观呢?”鼓励学生通过问题的深究,快速从整体出发,进一步对平凡人物所展现出的不平凡精神品质进行探索,从而更加详细的领悟作品所传达的真谛,即-小人物也能创造出来大能量。

(二)以小组合作为载体,推进整本书阅读落实

小组合作学习能够通过持续不间断的交流互动,切实激发学生参与热情,让学生能够在互动之中,深层次对于整本书进行理解,扎实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落地[2]。再以《平凡的世界》为例,阅读开始阶段,教师可秉持平均分配原则,严格参照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学习特点进行合理分组,确保每组均能够涵盖层次不同的学生,以便于后续互助学习工作开展。紧接着,便可给各独立小组布置合作任务,要求其共同合作快速对文章前面章节所出现的主要核心人物关系进行梳理,并绘制具象化人物关系图,通过此等任务设立,为学生能够顺利在合作之中快速熟络作品人物关系打下基础。随着阅读的持续深入,教师便可布置分析性小组任务,鼓励各小组围绕详尽的主题展开探索。如 A 小组围绕“孙少平精神成长轨迹”实现探究,B 小组围绕“孙少安人生道路选择与时代的现实关联”实现探究,确保后续能够通过小组内部成员分工明确,实现关键信息提取,真正在合作学习之中收获颇丰。最后一步,便可组织班级交流会,鼓励 A、B 小组分别派代表实现研究成果分享,通过成果交流互动帮助学生能够快速且全面地对两条人物主线进行理解,更进一步对作品中的人物以及时代关系进行把握。

(三)以多媒体为辅助,拓展阅读深广度

有效利用音频、影视等多媒体资源,亦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实现作品理解。《平凡的世界》内在包含诸多丰富且独立的人物,所涉及的情节也十分复杂,如若单纯地实现文本阅读,极易受信息繁杂的影响,而致使事情发展脉络理清难度较大。此时,多媒体资源的运用,便可顺利通过文本抽象化描述转为具象化呈现,使得阅读教学效果更佳。具体而言,在阅读导入环节,教师可与学生共享《平凡的世界》相关音频,通过符合故事情境的背景音乐,快速将学生带入作品时代情景之中,激发深度阅读兴趣。紧接着,在人物形象分析环节,便可通过人物性格标签制定动态播放的 PPT 课件,让主人公不同经历,通过多媒体影视精彩片段截取等手段,进一步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其能够更快速且清晰的明确两个主人公之间的差异,确保整个阅读分析过程更为高效直观。在阅读后期,亦可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影视改编作品,并以文本内容与影视改编片段存在何种差异为讨论主题,让学生深层次对影视片段还原与文本差异进行总结,切实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效果更强。

结论:综上所述,整本书阅读教学对提升中职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具体教材为依托,从问题驱动、小组合作、多媒体辅助等多种策略出发,而提出的教学方法,便可为中职语文专业教师更好地落实整本书阅读教学提供多样化思路,确保后续能够达到最为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沉浸式在整本书阅读学习中感受深度阅读学习的魅力,值得被其他学科广泛的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许鸣钰.基于建构主义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教学实践研究——以《平凡的世界》为例[J].快乐阅读,2025,(05):71-73.

[2]王颖婷.基于阅读策略的中职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J].作家天地,2025,(05):75-77.